[发明专利]葎草花粉主要致敏蛋白单克隆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2175.X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尹佳;孙劲旅;程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07K1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73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粉 主要 蛋白 单克隆抗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葎草花粉主要致敏蛋白单 克隆抗体。
背景技术
花粉症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从1%~25%不等[1],多项流行病学 调查结果显示花粉症患者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15%[2~5],但我 国目前尚无全国普通人群花粉症发病率的流行病学数据。30年前对 局部地区少数普通人群做花粉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可达 5%[6]。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叶世泰、乔秉善牵头全国数十家医院完成的 中国气传致敏花粉调查显示,很多地区夏秋季空气中葎草花粉的含 量仅次于蒿属花粉[7]。1989-1992年,尹佳、叶世泰在对北京地区九 种夏秋季花粉的临床研究中证实:葎草花粉是引起我国北方地区夏 秋季花粉症的重要原因[8],同时在国内首次应用鼠抗人IgE单克隆抗 体建立了人血清葎草花粉特异性IgE的检测方法[9],并在1995年美 国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年会上向世界首次报告葎草花粉是中国北 方地区夏秋季花粉症的重要原因[10]。
尹佳等近年对1120例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发病情况研究显示:葎 草花粉在我国夏秋季花粉症患者中的阳性百分比高达66% (739/1120),我国夏秋季花粉(蒿和葎草花粉)诱发的过敏性鼻炎 平均发病年龄为27岁,哮喘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2岁[11,12,13,14];而 赵京等在北京地区13~14岁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 发现:蒿属花粉敏感者为5.7%,葎草花粉敏感者为4.2%[15];据此 推测葎草花粉症患者在我国普通人群中的比率应超过5%,即约超 过650万人患有葎草花粉症[11,12,13,14]。
葎草是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生于 城市与乡村的沟边、路旁、庭院附近及田野间、石砾质沙地及灌丛 间,生命力极强,为我国常见的杂草,除新疆、青海以外的各个省 区均有分布,日本、朝鲜、俄罗斯也有分布。
葎草花粉是我国夏秋季重要的致敏花粉,可诱发严重的夏秋季 鼻炎、结膜炎和哮喘。在我国人群中,15~34岁是夏秋季花粉诱发 鼻炎的高发年龄段,25~44岁是哮喘的高发年龄段,在全部夏秋季 花粉症患者中,37%在5年内,47%在9年内可发展为季节性哮喘, 由于这部分患者由鼻炎发展至哮喘多集中在25~54的青壮年阶段, 且其进程需经历5~10年,因此在34岁以前,夏秋季花粉症患者中 单纯鼻炎的比例较高;35岁以后哮喘的比例增高,但也有18%的患 者鼻炎和哮喘在同一年首次发作,部分患者因夏秋季花粉诱发的哮 喘症状非常严重,在其诱发的季节性哮喘患者中,77.9%需口服平喘 药物;77.7%夜间不能平卧;30.4%需要急诊输入氨茶碱或糖皮质激 素类药物治疗[11,12]。近一半的夏秋季花粉症患者有可能在首次发病 的9年内发展为季节性过敏性哮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夏 秋季花粉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发病的高峰年龄正值人生精力充 沛、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阶段,因此,寻求阻止和干预夏秋季花粉过 敏性鼻炎向哮喘发展的时机与方法非常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过敏性疾病免疫治疗的指导性文件中指 出,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能够阻止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 疗方法。因此,对夏秋季花粉诱发的严重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早开 始特异性免疫治疗,防止其发展为哮喘;对已有哮喘的患者,更应 积极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防止哮喘进一步加重。
葎草花粉过敏原诊断和治疗制剂是诊断和治疗因葎草花粉诱发 的鼻炎和哮喘的关键药剂,而在生产和应用此药剂过程中需确保每 一批产品生物效价一致、主要致敏蛋白含量一致,因此,花粉主要 致敏蛋白是制定标准化制剂的核心之一。
主要致敏蛋白还是未来人工合成花粉诊断和治疗制剂的核心。
获得用主要致敏蛋白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将可检测药物和生物 制剂中葎草花粉主要致敏蛋白含量,确定药物剂量和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2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加工助剂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 下一篇:3-甲基-2-丁烯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