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22271.4 申请日: 2007-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1129644A 公开(公告)日: 2008-02-27
发明(设计)人: 王信锁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884 分类号: A61K36/884;A61P17/00;A61P37/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22北京市朝***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乳房 湿疹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乳房湿疹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乳房湿疹是湿疹的一种类型,系由迟发性变态反应导致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哺乳期妇女,皮损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表现为丘疹、丘疱疹、红斑、渗出、糜烂、结痂、脱屑、苔藓样变、皲裂等。自觉瘙痒或疼痛,停止哺乳后多易治愈或自愈。古代中医之“乳头风”属本病范畴。“乳头风”之病名首见于《疡科心得集·卷中》,曰:“乳头风,乳头干燥而裂,痛如刀刺,或揩之出血,或流粘水,或结黄脂。”所言仅指乳头处病变,故“乳头风”属乳房湿疹范畴。现代中医称湿疹为湿疮,故本病中医称为“乳房湿疮”。中医在临床上分肝经湿热、脾虚蕴湿、血虚风燥等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炒栀子  1.0~4份    当归  1.0~4份    龙胆草  0.1~2份

生地黄  1.0~4份    苦参  0 .1~2份   白鲜皮  0.1~2份

蒲公英  1.0~4份    苍术  0.1~2份    地肤子  0.1~2份

泽泻    1.0~4份    柴胡  0.1~2份    黄  柏  0.1~2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炒栀子  1.5~2.5份    当归  1.5~2.5份    龙胆草  0.5~1.5份

生地黄  1.5~2.5份    苦参  0.5~1.5份    白鲜皮  0.5~1.5份

蒲公英  1.5~2.5份    苍术  0.5~1.5份    地肤子  0.5~1.5份

泽泻    1.5~2.5份    柴胡  0.5~1.5份    黄柏    0.5~1.5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炒栀子  2份    当归  2份    龙胆草  1份

生地黄  2份    苦参  1份    白鲜皮  1份

蒲公英  2份    苍术  1份    地肤子  1份

泽泻  2份    柴胡  1份    黄柏  1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炒栀子  药性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可治疗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症,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242页)。

生地黄  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可治疗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514页)。

蒲公英  药性苦、甘,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可治疗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疠,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烧,咳嗽,咽喉肿痛,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烧烫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3427页)。

泽泻  药性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067页)。

当归  药性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可治疗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第1210页)。

苦参  药性苦,寒。归心、肺、肾、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可治疗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1758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未经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2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