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身份标识的加解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2566.1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6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胜;程登峰;丁瑶;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0 | 分类号: | H04L9/30;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9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户 身份 标识 解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加解密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用户身份标识的加解密方法。
背景技术
PKI技术是一种成熟的公钥密码技术,近10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现在的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电子商务等等都基于PKI技术,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我国2004颁布的《电子签名法)》也是基于PKI技术。在公钥密码技术中,用户有两把密钥,一把密钥为用户独有,称为用户私钥;一把密钥公开给大家,称为公钥,利用用户公钥就可以给该用户发送加密信息,但在PKI技术中用户公钥是一串没有意义的随机数字,因而要将公钥和标志用户身份标识的信息绑定起来,形成数字证书,才方便大家查询,一旦用户数量过多的情况,用户繁琐的数字证书管理问题成了PKI系统运行的瓶颈。
为了解决繁琐的数字证书管理问题,早在1984年,RSA公钥密码技术的发明者之一Adi Shamir教授就提出了基于身份加密(Identity-Based Encryption)的思想,IBE是基于身份加密的缩写,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标志用户身份标识的信息(如:用户的身份证号、电子邮件地址、QQ号、手机号等等)直接作为用户公钥,不采用数字证书的概念,因而避免了繁琐的数字证书管理问题。但在那时还没有具体方法在实际中实现这一思想,IBE技术成为密码学界未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001年,基于椭圆曲线密码和Weil配对数学理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的教授Dan Boneh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院的教授Matt Franklin分别发明了具体可实施的IBE算法,该算法又简称为D.B/M.F算法。
D.B/M.F算法方案的安全性建立在CDH(Computation Diffie-Hellman)困难问题的一个变形之上,称为BDH(Bilinear Diffie-Hellman)困难问题。D.B/M.F算法的核心是使用了超奇异椭圆曲线上的一个双线性映射Weil Pairing。描述如下:
1、设p是一个大素数,p≡2 mod 3,并且存在大素数q,使得p+1能被q整除,但不能被q2整除,记为p=1q-1;
2、E/GF(p)是在有限域GF(p)上构造的椭圆曲线:y2=x3+1,P是该曲线上阶为q的点,也称为基点,定义加法循环群G1利用P的点积方法生成;定义乘法循环群G2利用P的乘幂的方法生成;
3、BDH问题:对于随机的a,b,c∈Zq*,已知(P,aP,bP,cP)来计算ê(P,P)abc∈G2。注意到E/GF(p)是超奇异椭圆曲线。“ê”是由修改的Weil Pairing变来的映射,ê:G1×G1→G2,满足以下三条性质:
1)双线性性:
对于所有P,Q∈G1,和所有的a,b∈Z有:ê(aP,bQ)=ê(P,Q)ab,其中Z是整数集;
2)非退化性:如果P是G1的生成元,则ê(P,P)∈GF(p2)*是G2的生成元。在群G中如果存在有P∈G使得G={Pk|k∈Z},则称G为循环群,称P为G的生成元;
3)可计算性:对于任何P,Q∈G1,存在一个有效的算法来计算ê(P,Q)∈G2。
Weil Pairing的存在本来是对超奇异椭圆曲线上的密码体制的威胁,也就是说,G中的离散对数问题可轻易地简化成GF(p2)*中的离散对数问题。E/GF(p)是超奇异椭圆曲线,所以为使G中的离散对数问题难解,必须要求p的长度至少为512比特。
D.B/M.F算法方案分为四个执行阶段:系统参数建立阶段(Setup)、用户私钥生成阶段(Extract)、加密阶段(Encrypt),以及解密阶段(Decrypt),其中,
所述的系统参数建立阶段,包括的内容是:
可信第三方密钥服务器进行如下步骤产生D.B/M.F的系统参数:
1)首先选择一个至少512比特长的大素数p,找一条满足BDH安全假设的超奇异椭圆曲线E/GF(p),P是曲线E的基点,基点的阶是大素数q,q的长度至少为160比特,定义q阶加法循环群G1、q阶乘法循环群G2,以及双线性配对ê:G1×G1→G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2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保真音响综合调声线材
- 下一篇:纱线空气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