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喹禾灵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3502.3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马韵升;史庆苓;樊其艳;吴文雷;郑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博控股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1/44 | 分类号: | C07D24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5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喹禾灵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制备除草剂精喹禾灵原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精喹禾灵是旱田芽后除草剂,可有效地防除大豆、花生、棉花、马铃薯、绿豆、西瓜、油菜等阔叶作物田禾本科杂草。在现有技术中,精喹禾灵主要应用对苯二酚与2,6-二氯喹喔啉缩合后,再与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反应制得。该工艺主要存在对苯二酚污水难处理,且精喹禾灵的光学纯度不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制备高纯精喹禾灵的方法,同时避免产生含有对苯二酚的污水。
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将对羟基苯甲醛与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反应制得R(+)-2-(对醛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再进行催化氧化、水解得R(+)-2-(对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最后与2,6-二氯喹喔啉缩合制得高纯精喹禾灵。
该方法可以用下列反应方案来表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在溶剂中加入对羟基苯甲醛、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无机碱、加热回流至反应完全,冷却过滤,减压蒸出溶剂,加入甲苯和水进行水洗,再经过减压蒸馏得产品R(+)-2-(对醛基苯氧基)丙酸乙酯;
(2)把R(+)-2-(对醛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加到溶剂中搅拌溶解,再加入催化剂后滴加氧化剂,加毕,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然后加入水进行水解后分层,减压脱溶得产品R(+)-2-(对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
(3)将2,6-二氯喹喔啉溶于溶剂中,然后滴加到回流条件下的有碱存在的R(+)-2-(对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溶液中,滴毕,继续反应至反应完全,水洗、脱溶、重结晶得高纯精喹禾灵产品。
进行木发明方法步骤(1)时,对羟基苯甲醛与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2,优选1∶1~1.5。
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为DMF、苯、甲苯或乙腈。
步骤(1)中所述的无机碱为碳酸钠或碳酸钾,优选碳酸钾。
步骤(2)中所述的R(+)-2-(对醛基苯氧基)丙酸乙酯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1~2,优选1∶1.3~1.6。
步骤(2)中所述的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或氯苯,优选为苯、甲苯。
步骤(2)中所述的氧化剂为过氧酸或双氧水。过氧酸为过氧乙酸或过氧丙酸,优选为过氧乙酸。
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为磷钼酸、磷钨酸或硅钨酸以及类似的杂多酸;
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0℃~80℃,优选40℃~60℃。
步骤(3)中所述的R(+)-2-(对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与2,6-二氯喹喔啉的摩尔比为1~2∶1,优选1.1~1.6∶1。
步骤(3)所述的溶剂为苯或甲苯。
步骤(3)所述的碱为碳酸盐、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优选为氢氧化钠。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其优点在于:(1)使用对羟基苯甲醛代替对苯二酚,避免了含对苯二酚污水的产生,从而缓解了含对苯二酚污水难处理的环保压力;(2)所得产品具有较高的光学纯度,可达到99.9%,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如下非限定性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R(+)-2-(对醛基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制备
在装有温度计、冷凝器、搅拌器的烧瓶中,加入100ml乙腈,然后加入12.2g(0.1mol)对羟基苯甲醛,40.8g(0.15mol)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25g无水碳酸钾,搅拌情况下升温至回流反应5h,冷却至室温,过滤后,滤液减压蒸出乙腈,加入甲苯和水,分出有机层,再经减压蒸馏,收集130~140℃/1mmHg馏分,得产品21.5g,含量98.3%,收率95.2%(以对羟基苯甲醛计)。
实施例2
R(+)-2-(对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制备
在装有温度计、冷凝器、搅拌器的烧瓶中,加入80ml甲苯,然后加入22.2g(0.1mol)R(+)-2-(对醛基苯氧基)丙酸乙酯,0.5g磷钼酸,室温搅拌下滴加35%过氧乙酸32.5g,加毕,缓慢升温至50℃搅拌反应2h,加入5g水搅拌1h后,冷却至室温,加入30g水水洗,分层,减压蒸馏蒸出甲苯得产品21g,含量93.8%,收率94.3%。
实施例3
R(+)-2-(对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博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京博控股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3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