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及缓冲垫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4948.8 | 申请日: | 200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天一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地址: | 518067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式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及缓冲垫。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缓冲垫结构多为四面封闭式结构,一般只有缓冲面进行外露,当机器要求缓冲垫成为开放式外露时,这种结构可靠性就会变得很差,很容易导致缓冲垫沿着开口的方向活动,造成结构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及缓冲垫,该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及缓冲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不灵活、可靠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包括缓冲垫和壳体,所述缓冲垫包括至少一倒钩和至少一配合孔,所述倒钩和配合孔设置在缓冲垫一侧,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固定孔、固定筋与带筋倒钩,所述固定孔、固定筋与带筋倒钩设置在壳体一侧,所述固定筋位于壳体中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至少一配合孔包括第一配合孔和两个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在缓冲垫中间,所述两个第二配合孔位于第一配合孔两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缓冲垫的头部为开放式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倒钩的下端设有一周突楞。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突楞为上大下小的梯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固定筋为柱状,柱状顶上为内侧低外侧高的斜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带筋倒钩为柱状,柱状顶上为斜面,柱状外侧设有突出楞。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开放式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包括至少一倒钩和至少一配合孔,所述倒钩和配合孔设置在缓冲垫一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及缓冲垫通过外形结构优化,达到结构灵活、可靠性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中缓冲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中缓冲垫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中倒钩与固定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中固定筋与第二配合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中带筋倒钩与第一配合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的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包括缓冲垫10和壳体20。缓冲垫10呈立方体形,缓冲垫10的头部为开放式结构,不受壳体20的限位,并可拆卸。缓冲垫10包括两个倒钩11、第一配合孔12和两个第二配合孔13,两个倒钩11设置在缓冲垫10的一侧,第一配合孔12设置在缓冲垫1中间,两个第二配合孔13设置在第一配合孔12两侧。壳体20包括两个固定孔21、带筋倒钩22和两个固定筋23,两个固定孔21位于壳体20两端,带筋倒钩22在壳体20中间,两个固定筋23设置在带筋倒钩22两侧。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中倒钩与固定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倒钩11上端的柱体与固定孔21吻合,倒钩11柱体的下端有一周突楞,成倒钩,突楞为上大下小的梯形,便于导入固定孔21中,缓冲垫10上的两倒钩11分别插入壳体20上的两个固定孔21中,对缓冲垫10进行固定,防止缓冲垫1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上活动。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中固定筋与第二配合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壳体20上两个突起的固定筋23为柱状,柱状顶上为内侧低外侧高的斜面,两个固定筋23分别插入缓冲垫10上形状与之吻合的第二配合孔13中,对缓冲垫10进行限位,防止缓冲垫10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开口方向移动。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开放式的缓冲垫装置中带筋倒钩与第一配合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带筋倒钩22在顶上为内侧低外侧高的斜面,外侧有一面突出楞,成倒钩状,第一配合孔12贯穿缓冲垫10,形状与带筋倒钩22吻合,带筋倒钩22插穿缓冲垫10上的第一配合孔12,并用倒钩勾住缓冲垫,防止缓冲垫1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开口方向运动,同时,带筋倒钩22上的倒钩可以防止缓冲垫10中间向上起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天一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TCL天一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4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森林灭火迫击炮弹
- 下一篇:一种强力自动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