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透明橙色煅生纳超细水性色浆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5341.1 | 申请日: | 200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许钧强;阳政波;何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启鹏化工有限公司;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00 | 分类号: | C09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透明 橙色 煅生纳超细 水性 色浆分 散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性木器漆调色的低VOC(指b.p.250℃以下能蒸出的有机化合物)、无APE(烷基酚)的环保半透明橙色煅生纳超细水性色浆分散体。
本发明还涉及了一种环保半透明橙色煅生纳超细水性色浆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木器漆几乎是溶剂型涂料,大量挥发VOC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性木器漆技术日趋完善,一种调色用的半透明生纳水性色浆应运而生。
在木器涂装时,特别是美式涂装,生纳粉是不可缺少的原料,通常是将煅生纳色粉制成木纹擦色和罩光着色料(Graintone Wiping Stain And Glaze Tints),在国内一般称为格丽斯(Glaze)。生纳粉以产地而得名,有生纳(Umber)和生纳(Sienna)等不同品种,是从天然矿物精制而得的产品。作为半透明生纳水性色浆系列的半透明橙色煅生纳水性色浆,具有优良的耐候性、紫外线吸收性、半透明度和高着色力;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优良的耐碱/耐酸性、很好的耐温性;作为无机颜料的半透明橙色煅生纳水性色浆,还具有无渗漏、无迁徙性和不溶性等特点。
紫外线是破坏木质的元凶,而半透明橙色煅生纳水性色浆能够强烈吸收紫外线辐射,从而保护木质;既能使木质起到良好的着色效果,色彩柔和,又能使木质保持天然纹理。半透明橙色煅生纳水性色浆与有机透明颜料和染料混合使用时,不仅能丰富颜料的色彩,提高彩度,而且能显著地改善单独使用有机透明颜料和染料时存在的耐候性、耐温性差等问题,因而,半透明橙色煅生纳水性色浆在木器家俱漆调色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半透明煅生纳粉粒子细小,比表面积大,较高的吸油量;粒子间产生强大的界面力量,将粒子紧紧粘合很难分散,特别是水性体系颜料的比重大,在水性自重下沉的倾向大;且对色料分散体的环保要求高,低VOC挥发,因而,在制备半透明橙色煅生纳水性色浆时,对润湿分散剂等助剂、分散设备及工艺的选择非常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既具有很好的着色力和半透明性,又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优良的耐碱/耐酸性、耐光性、耐候性、紫外线吸引性、耐热性、耐迁移性等优点,且制备成本低的环保型的半透明橙色煅生纳超细水性色浆分散体,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该半透明橙色煅生纳超细水性色浆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透明橙色煅生纳超细水性色浆分散体,包含以下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去离子水 25~30%;
助溶保湿剂 5~10%;
防腐剂 0.1~0.5%;
抑泡消泡剂 0.1~0.5%;
颜料表面处理剂 0.5~1.5%;
润湿分散剂 20~30%;
半透明橙色煅生纳粉颜料 35~40%;
防沉增稠剂 0.1~0.5%;
厚浆型消泡剂 0.2~0.5%。
其中,所述的助溶保湿剂是指大于b.p.250℃与水相溶的有机化合物,一般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或聚乙二醇400。
所述的颜料表面处理剂是硅烷偶联剂、硼酸酯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
所述的润湿分散剂为不含APE、带有颜料亲和基团的高分子嵌段共聚物或其水溶液,如带有颜料亲和基团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带有颜料亲和基团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或PDMAEA-PEO嵌段共聚物。
所述的防沉增稠剂是气相SiO2或有机改性膨润土。
所述的厚浆型消泡剂是聚醚改性硅烷消泡剂。
其它辅助材料应选取不含APE、低VOC的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启鹏化工有限公司;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启鹏化工有限公司;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5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