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5403.9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潘子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H01Q1/24;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
背景技术
手机以其方便、时尚等优势成为当今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手机一般是通过天线收发信号,从而传递文字、图案、流媒体等内容信息。
人们在使用手机进行通话时,通常会将手机移至耳边,因此在通话过程中,使用者的脑部难以避免的会受到无线信号产生的电磁波辐射的伤害,而且现在这种电磁波辐射引起的疾病正逐渐增多,因此如何降低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手机的电磁波辐射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降低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的手机。
一种手机,其包括一天线和一邻近该天线设置的导电线圈。该天线用以收发信号,该导电线圈串联接入一负载电路,天线收发信号时,所述导电线圈内有变化的磁场穿过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一种手机,其包括一天线和一邻近该天线设置的导电线圈。该天线用以收发信号,该导电线圈串联接入一负载电路,用以吸收天线收发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辐射。
一种手机,其包括一天线和一回路。该天线用以收发信号,该回路串联接入有负载电路,天线收发的信号使得该回路内有变化的磁场穿过产生感应电动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手机的天线收发信号时,会使得回路或者导电线圈内有变化的磁场穿过,因此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该回路或者导电线圈内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并可通过接入的负载电路将电磁波辐射能量转化,将能量消耗在负载电路上,从而减少由手机射出的电磁波辐射,降低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机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手机的导电线圈的负载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手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负载电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手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负载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手机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该手机1包括具有充电电池12的本体13、一天线16、一邻近该天线16设置的导电线圈17、一按键面板15和一盖体14。该盖体14位于本体13之上,该按键面板15位于盖体14和本体13之间。
该按键面板15包括基片154和设置在基片154上的多个按键突块156。
该本体13包括一线路板132,该充电电池12向线路板132提供电源。该线路板132设置有与多个按键突块156对应的多个按键触点134。该线路板132上还安装了包括收发电路(图未示)和匹配电路(图未示)等的各种电路装置。该手机1可通过收发电路经匹配电路向天线16发射配有高频信号的发射信号,再通过天线16向基站(图未示)发射出发射信号,并可通过天线经匹配电路至收发电路接收由基站发射的配有高频信号的接收信号,从而收发信号。
该盖体14包括机壳142、显示窗144和多个按键孔146。该机壳142大小与本体13相符,其包括天线外壳148和机身外壳147,该机壳142可通过卡合结构安装在本体13上,用于保护本体13的线路板132。该按键孔146与按键突块156对应,以便于按键突块156由此伸出,用户通过对按键突块156的操作来实现手机1的各种功能的作业。当按压按键突块156时,可压迫对应的按键触点134,使得本体13的线路板132的相应部分导通,从而实现手机1各种功能。
请一并参阅图2,是图1所示手机的导电线圈的负载电路的示意图。该导电线圈17与该天线16一并收容于该天线外壳148内,一电阻18串联接入该导电线圈17内。天线16收发信号时,由于天线16周围电磁波的存在,使得邻近天线16设置的导电线圈17内有变化的磁场产生。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该导电线圈17构成的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该导电线圈17串接有电阻18,可将电磁波辐射能量在电阻18处消耗,从而减少由行动电话1射出的电磁波辐射能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行动电话1通过负载电路即电阻18将电磁波辐射能量转化,将电磁波辐射能量消耗在所述电阻18上,从而减少由行动电话1射出的电磁波辐射能量,降低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5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