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NUX操作系统的媒体播放器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5444.8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6 | 分类号: | H04L12/16;H04L29/06;G11B19/02;G11B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8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nux 操作系统 媒体播放器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INUX操作系统的媒体播放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IPv4协议和IPv6协议的、双栈技术的、LINUX操作系统的媒体播放器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播放器是一种常用的媒体工具,现在的播放器能播放的只是基于本地存储器、或者基于IPv4网络流媒体服务器的媒体文件。流媒体的传输协议包括: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实时流协议(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媒体描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Protocol)等。
IPv4,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的协议。近年来Internet呈指数级的飞速发展,导致IPv4地址空间几近耗竭。IP地址变得越来越珍稀,迫使许多企业不得不使用NAT将多个内部地址映射成一个公共IP地址。地址转换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IP地址匮乏的压力,但它不支持某些网络层安全协议以及难免在地址映射中出现种种错误,这又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而且,靠NAT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IP地址匮乏问题,随着连网设备的急剧增加,IPv4公共地址总有一天会完全耗尽。
因此,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开发了IPv6。这一版本,综合了多个对IPv4进行升级的提案。在设计上,IPv6力图避免增加太多的新特性,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对现有的高层和低层协议的冲击。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IPv6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扩大地址空间、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改善服务质量(QoS)、安全性有更好的保证、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实现多播功能。
IPv6大大地扩大了地址空间,恢复了原来因地址受限而失去的端到端连接功能,为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因此,随着IPv6网络的普及,互联网的IPv6流媒体业务将会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而现在的播放器只能播放基于IPv4广域网的流媒体,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IPv6的普及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此间IPv4与IPv6网络将长期并存,IPv4与IPv6的广域网媒体服务器也将长期并存。
双栈技术是IPv4向IPv6过渡的一种有效的技术。网络中的节点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栈,源节点根据目的节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协议栈,而网络设备根据报文的协议类型选择不同的协议栈进行处理和转发。
双栈节点示意图如图1所示,双栈可以在一个单一的设备上实现,也可以是一个双栈骨干网。对于双栈骨干网,其中的所有设备必须同时支持IPv4/IPv6协议栈,连接双栈网络的接口必须同时配置IPv4地址和IPv6地址。双栈节点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只运行IPv6协议,表现为IPv6节点;只运行IPv4协议,表现为IPv4节点;双栈模式,同时打开IPv6和IPv4协议。
因此,需要有同时支持IPv4、IPv6协议双栈技术的媒体播放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IPv4、IPv6协议双栈技术的LINUX操作系统的媒体播放器及其实现方法,同时支持IPv4、IPv6协议双栈技术,以及支持多种流媒体播放协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5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