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于快速恢复环网冗余的模块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5521.X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2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37 | 分类号: | H04L12/437;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快速 恢复 冗余 模块 及其 使用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光纤通信领域,无需配置主设备及可快速恢复环网冗余的模块及其利用该模块实现快速恢复环网冗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环网冗余技术种类很多,但大多数冗余技术复杂,环网中往往采用主从设备结构,环路断开后再想恢复必须依靠主设备控制才能进行,一旦当主设备产生故障时,环路管理将无法实现,以导致整个环网网络产生瘫痪。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环网冗余技术中采用主从设备结构,当主设备故障时,环路管理将无法实现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恢复环网冗余的模块及其利用该模块实现快速恢复环网冗余的方法,在环路模块中设有两路数据接口电路,联网后,各个模块分别通过数据接口电路向两个方向输出模块地址,相邻模块收到后与自身地址进行比较,并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所有联网模块地址统一,以判断网络连接正常,然后断开其中一路,采用另一路进行通信,当有网络节点增加或减少后,则重新按上述算法检测网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用于快速恢复环网冗余的模块,模块包括环路处理单元、设备通信接口、网管接口、复用解复器、串型解串器、数据接口电路,复用解复器、串型解串器和数据接口电路分别设置有两组,数据接口电路数据端口与串型解串器的数据端口连接,串型解串器的数据端口与复用解复器的数据端口连接,复用解复器连接在环路处理单元的数据端口上,设备通信接口和网管接口分别连接在环路处理单元的数据端口上。
一种实现快速恢复环网冗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为每一个模块分配一个独立的通信地址;
B、系统上电,先暂时关闭数据通道和网管通道,保持握手通道打开,同时通过两组复用解复器、串型解串器、数据接口电路分别输出本模块的当前通信地址;
C、模块通过数据接口电路接收其它模块传输来的通信地址信息,并与自身地址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接收地址大于自身地址,则用接收地址替换自身地址,如果接收地址小于或等于自身地址,则保持原自身地址不变;或者如果接收地址小于自身地址,则用接收地址替换自身地址,如果接收地址大于或等于自身地址,则保持原自身地址不变;
D、将地址信息通过另一个数据接口电路发出,直至所有模块中的地址都一致为止,以判断为环路连通,将地址最大或最小地址的设备虚拟为主设备,并在主设备处,将主设备的一个数据接口电路断开,另一个数据借口电路保持联通,其他设备两路数据接口电路均保持联通;
E、恢复数据通道和网管通道打开;
F、当环路中增加或减少模块时,根据上述步骤重新检测网络连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数据接口电路为光纤接口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环路实现简单,无须主从设置即可实现环路管理,解环恢复实现快,随用户使用的环路接口形式不同,环路信息加载分离技术不同即可运用于各种通信领域。而且算法收敛、简单,环路闭合和断开都能正常稳定工作,环路恢复时间快。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环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附图1,本发明中的模块包括环路处理单元、设备通信接口、网管接口、复用解复器、串型解串器、数据接口电路,环路处理单元的数据端口上连接有设备通信接口,用于模块所使用的设备联网,以及在联网设备之间传递信息等,设备通信接口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网络通信接口,如:10M/100M电路接口、光纤接口等。环路处理单元的数据端口上还连接有网管接口,网管接口用来实现环路通信接口的数据码流中复用和解复用环路网管信息,还用来实现环路握手信息等。环路处理单元的数据端口上还连接有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由复用解复器、串型解串器、数据接口电路组成,主要负责数据的收发,其功能和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每个模块中连接有两套相同的通信接口。数据接口电路可为10M/100M电路接口、光纤接口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55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