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听诊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6140.3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2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林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肖峰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听诊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听诊器。
公知的医疗诊断用的听诊器是机械式的,用于检查诊断心脏心音、肺部气管支气管及肺 泡呼吸音、胎心音、测血压等,医务人员通过听取这些部位的声音来判断是否有病变。常用 的听诊器包括一个扁圆形的空心拾音器,通过一个空心管将被检查部位的声音送入使用者的 耳内,通过对所听到声音的判断,来作出诊断。这种机械式的听诊器其缺点在于:必须是医 务人员直接接触病人,通过对听诊器所获取的声音作出即时判断,而其所听到的声音缺乏可 重复性,而且如果医务人员不直接接触病人,就无法获取病人当时的病变情况。因此改进是 必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的缺点,使用方便,安全,使诊断更加便捷 的电子听诊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为:一种电子听诊器包括:
一个具有反射曲面的拾音器,将此拾音器与一个传感器相连接,将声音信号不经修饰的 转变为电流信号。
一条音频线连接传感器和音频接口,将电流信号连接至电脑,通过电脑对所获得的电流 信号进行存储和传播。
采用上述方案,即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示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
图1为电子听诊器原理框图;
图2为电子听诊器结构图;
图3为电子听诊器中传感器电子线路图;
图4为电子听诊器中传感器频率-电压特性曲线
如图1为电子听诊器的方框图,包括拾音器(1)收集原始声音信号,一个传感器(2) 将拾音器(1)所收集到的原始声音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一根带有音频接口(5)的音频线 (3)将传感器(2)的电流信号根据需要通过音频接头(5)传送至电脑(4)上进行存储。
图2所示电子听诊器结构图有一个拾音器(1),拾音器(1)的开口一面有一层很薄的震 动膜,经震动膜将被检查部位的震动通过空气传播到传感器(2)上的话筒,由传感器(2) 上的话筒收集这种震动并转化为电流信号,经音频线(3)传输到电脑(4)上。
图3为电子听诊器中传感器(2)的电子线路图,本实施例的信号放大处理装置具体为图 示的电路图,本电路图是一个带通放大器。因拾音头转换的电流信号频率范围有限,所以将 无效信号(频率带之外的信号)衰减,有效信号(频率带之内的信号)放大是比较合适且有 效的。在本设计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交直流放大器或带限(包括低通、高通、带通) 放大器,但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这是容易考虑到的。
在图示的电路图中,MIC为拾音头,作用是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其输出的信号经Q1 放大,并经带通滤波器将干扰信号滤除,最后在Out点输出到音频插座。R1为MIC的工作偏置 电阻;C1为耦合电容,防止拾音头电路与放大电路互相干扰;R2为Q1的偏置电阻,并提供反 馈稳定Q1的工作点,减少因电压变化对放大电路的影响;R3为负载电阻,提供电流到电压的 转换;C2、R4、C3组成带通滤波器,滤除干扰信号(其频率-电压特性曲线特性如图4所示); Out点输出的信号直接接往音频线(3),最后音频线(3)通过音频接头(5)接到电脑的声 卡Mic输入端,与电脑端的软件相配合记录数据。
由于本装置是声音的收集前置设备,其信号可以输出至任何电子信号收集仪器中如:电 脑,mp3等各种存储装置中。
经本装置使用表明声音收集简单方便,通过对被检查部位的声音信号的收集和存储,使 医务人员在不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远程诊断。方便病人和医生,使远程医疗得以 初步方便简洁的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效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肖峰,未经林肖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型机
- 下一篇:具有充电保护功能的便携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