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上行数据和上行控制信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6164.9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阳;张玉建;李小强;李周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L12/5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戎志敏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上行 数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对上行数据进行速率匹配的方法,包括步骤:
a)用户设备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
b)用户设备根据上行数据信道中去除类型#1控制信令占用的RE剩下的RE的总数对上行数据进行速率匹配,得到比特流R1;
c)用户设备根据类型#2控制信令占用的RE的个数对比特流R1进行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类型#1上行控制信令包括CQ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类型#2上行控制信令包括ACK/NACK。
4.一种映射上行数据信道的方法,包括步骤:
a)用户设备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
b)用户设备对编码后的比特进行速率匹配,并记在传输类型#2上行控制信令时需要打掉的比特的集合为BC,其他比特的集合为BD;
c)与是否发送上行控制信令无关,用户设备固定把集合BD的比特映射到集合AD内的RE上,这里,记可能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的RE的集合为AC,记固定用于数据传输的RE的集合为A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速率匹配的方法是基于循环缓冲器的速率匹配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集合BC的比特属于编码器输出的校验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当用户设备认为需要发送上类型#2上行控制信令时,用户设备对其编码后映射到集合AC内的RE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当用户设备认为不需要发送类型#2上行控制信令时,把集合BC的比特映射到集合AC内的RE上。
9.一种对传输块分段时映射上行数据信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用户设备对传输块分段,并分别进行编码;
b)当需要发送上行控制信令时,一个分段占用的RE个数减少NC个,这里NC是上行控制信令占用的RE的个数;
c)用户设备对各个分段的编码后的比特进行速率匹配。
d)用户设备对各个分段进行物理资源映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RE个数减少的分段是添加了填充比特的分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这个分段的编码后的比特进行速率匹配时,优先打掉多余的校验位#2的比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RE个数减少的分段映射到TTI的后部传输。
13.一种分配上行控制信令的资源的方法,包括步骤:
a)用户设备对上行控制信令进行编码;
b)用户设备把上行控制信令映射到一个TTI的两个传输参考信号的符号之间的SCFDMA符号上传输。
14.一种配置上行子帧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上行子帧的第一个SCFDMA符号配置稍长的CP;
b)上行子帧内从第二个SCFDMA符号到倒数第二个SCFDMA符号配置稍短的CP;
c)上行子帧的最后一个SCFDMA符号配置稍长的CP。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上行数据信号从子帧内的第一个SCFDMA符号开始发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当需要发送CS-RS时,在子帧的最后一个SCFDMA符号上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1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讯号端子以及具有此讯号端子的公连接器
- 下一篇:烤架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