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水、最终用海水中的盐治沙,治地球变暖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6592.1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俊 |
主分类号: | A01G15/00 | 分类号: | A01G15/00;E0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最终 中的 治沙 地球 变暖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沙技术和气象技术以及水力技术
背景技术
公知的治沙方法是采用和沙漠直接对抗的办法,即围堵的办法,防止沙漠蔓延,例如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这种办法的有益效果是能遏制沙漠蔓延的速度.缺点是没有从沙漠形成的源头治理,成本很高,效果很差,事倍功半.
公知的防止地球变暖的技术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延缓地球变暖的速度,但是地球仍然在逐渐变暖,而且要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不容易.
新华网军事论坛里,有人主张修灌溉渠道,引海水入疆,治理沙漠,调节气候.这种办法的优点是能从沙漠形成的源头治理沙漠,但是,用灌溉渠道引水需要设提水泵站,成本高,且沿途蒸发损耗严重,天长日久,渠道会被积累的盐堵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简称‘海水治沙’,采用掘隧道的办法引海水入沙漠治沙,最终用海水中的盐治沙,用海水给地球降温,平衡温室气体引起的地球温度升高,成本低,效果好.具体发明内容如下:
举例说明,新疆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稍加开挖,就可以形成海拔-200米的人工盆地.从东部沿海修一条引水隧道,通到吐鲁番盆地,海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注入盆地,形成人工海——吐鲁番海,然后再将吐鲁番海水送往其它各个沙漠盆地,形成塔里木海、准噶尔海和柴达木海.这些沙漠盆地形成海以后,沙漠不治自灭.
引海水治沙,海水蒸发,盐浓度会升高,盐要结晶,析出固体盐块,就象青海湖析出的固体盐块一样,汽车甚至可以在盐路上行驶,而且并没有发现固体盐块对环境有什么危害.只要有足够厚的整体盐块,在沙漠盆地形成,就会镇住沙漠,沙尘暴再也不能肆虐,海水治沙过程就可以结束了.由于这些固体的盐块都结晶在沙漠盆地的底部,剩下的残余沙漠处在高处,随着风的作用,残余的沙尘会将结晶盐块覆盖,不会留下白色污染,也不会被风化.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都经历这个过程,沙漠散发的高温消失,海水反过来又会吸收大量的热,叠加的效果,会平衡温室气体使地球温度的上升.
全球沙漠经历完整个海水治沙过程,需要数百年时间,到那时候,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该大为减少,地球温度升高的威胁应该已经结束,人类可以顺利地化解一场地球温升的劫难.
沙漠里的海水结晶为盐,虽然会降低海洋里的盐浓度,而且是降低海洋的整体盐浓度,近海盐浓度没有明显降低,但是,如果不用海水制沙,放手让温室气体使地球温度升高,则会使地球上的冰雪消融,同样也会降低海洋里的盐浓度.
从渤海取水,通过隧道送到吐鲁番,全程2400公里,修一条3-4米直径的隧道,每公里造价大约为1-1.5亿元,总造价大约2400-3600亿元,加上向各沙漠盆地的输水设施,总共投资不超过4000亿元.
在内蒙古毛乌素沙漠,开挖一口类似吐鲁番盆地的人工深井,再将各沙漠区稍加开挖,形成可蓄水的盆地.就可以使用本发明治理内蒙古沙漠.
从渤海到毛乌素沙漠780公里,同样的工程,总投资不超过1500亿元.
两项海水制沙、最终用海水中的盐治沙,治理地球变暖工程,中国境内总投资不超过5500亿元人民币,10年全部建成,每年投资不超过550亿元.这笔钱从那里来?下面的办法可以做到不要或基本不要中国人负担,要用外国人的钱,特别要用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伊朗、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海湾诸国等富国的钱,为咱中国老百姓办事.具体做法如下:
本发明专利,国内买断价,国际专利申请权转让价,总共100亿美元,卖给中央政府,其中90亿美元捐赠给社会保障部,设立农民养老基金,0.25亿美元奖励给中华网军事论坛帖子《把新疆改造成中国的地中海》的楼主,0.125亿美元奖励给当班班竹,0.125亿美元奖励给跟帖的人(包括持反对意见的跟帖人和讽刺挖苦的跟帖人),其余部分由发明人支配.中央政府负责申请国际专利,用国际专利收入的钱在国内实施本发明,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剩余部分捐赠给社会保障部,设立农民养老基金.
10年以后实施完本发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天更蓝,水更清,气候,特别是西部气候变得更加温和湿润,再也见不到沙尘暴了.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中所示:1,海平面 2,引水隧道入水口阀门 3,引水隧道起始段 4,引水隧道末段 5,隧道出水口 6,深井水平面 7,人工深井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俊,未经张世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