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智能药箱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6777.2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李开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瑞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7/00 | 分类号: | A61F17/00;A61J1/00;B65D85/00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莫臻 |
地址: | 570000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智能 药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储存箱,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半导体制冷晶片实现降温、保温、除湿防霉的电子智能药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和健康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经济收入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营养品、滋补药品以及贵重中药材等来保健身体;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老年人的数量在逐渐增加,而这些老年人大都会受到一些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病的困扰,都需要长期用药,因此每个家庭都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种药品的存放问题。
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药品的储存缺乏一定的专业意识及基本的储存环境,一些必备药品和贵重药材的存放都存在随意性、杂乱性,使得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药品的理化性质,人们在服用了这样的药品之后就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危害身体健康。据权威部门一项对社区居民“家庭小药箱”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420位居民中,大约有78.6%的家庭有备用药品,73.6%的家庭不注意药品储存条件,只有17.2%的家庭定期清理储备药品。正是因为绝大部分家庭对药品都是随意放置,使得家庭日常所储存的一些必备药品和贵重药材极易发潮,发生霉变的现象,而药品由于存放不当而引起的变质,轻者失去药性,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医治,重者药品产生毒性,为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巨大隐患。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对家庭、医院、社区门诊所储存的药品、保健品能够正确、合理的储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目前传统的药品、保健品储存箱一般都是一些塑料、铝合金材质的收纳盒,只能满足物品的收纳、放置的功效,不能满足药品或保健品存放所需阴凉、干燥、恒温、密闭的一些基本要求,往往导致药品或保健品在保质期内产生变质,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半导体制冷晶片进行降温、保温、除湿防霉的电子智能药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智能药箱,包括可储存放置药品或保健品的箱体和箱盖,箱体和箱盖之间通过活页连接,在箱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数个大小不等的空间,用于放置药品或保健品,在箱体的四周边亦即箱盖合上时箱盖与箱体接触的四周边上设有密封条,该密封条可保证箱盖合上时整个药箱的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空间;在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半导体制冷除湿部件,半导体制冷除湿部件可以根据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感应的信息通过制冷板与箱体内部空间的空气进行冷热交换,并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珠,经过吸水海绵将水吸附在散热板上,通过散热板的温度,逐步将水分子蒸发到大气中,完成了对箱体内部的不断除湿的工作过程,当箱体内部温度下降达到设定的下限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感应到信息并通过温度处理电路发出信号,启动继电器,切断半导体制冷晶片的电流通路,制冷晶片停止工作。此时,电子药箱内部温度的进行保温。当箱体内部的温度上升到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感应到信息并通过处理电路发出信号,启动继电器,接通半导体制冷晶片的电流通路,制冷晶片开始工作。在半导体制冷部件和控制电路的作用下,通过不断制冷、内部空气循环、冷热交换、保温、冷凝、排水等过程使箱体内部的温度、湿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从而到达降温、保温、除湿防霉的效果。
为了增加箱体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另设有活动药盒,活动药盒可随意放入箱体内以增加箱体内部的利用空间,又可放置一些常用的药品或保健品,方便于取出和放入。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智能药箱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它通过半导体制冷除湿部件的工作使药箱内部的温度、湿度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药品保管环境,保证了药品的长期存放,增加了药品使用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除湿部件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子智能药箱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瑞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瑞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