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盘驱动器中用于在盘上写入螺旋伺服图案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6859.7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7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真一郎;谷津正英;岩代雅文;佐渡秀夫;植田克树;水越圣二;中岛彰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11B5/55 | 分类号: | G11B5/55;G11B5/596;G11B21/10;G11B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李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器 用于 写入 螺旋 伺服 图案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盘驱动器内用于在盘上写入螺旋伺服图案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盘驱动器中,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硬盘驱动器,根据记录在盘形介质(盘介质)——即数据记录介质——上的伺服数据(伺服图案),控制头的定位。也就是说,根据头所读取的伺服数据,将头移动到目标位置(即,目标轨道或目标柱面)。
伺服数据(伺服图案)已经在盘驱动器制造过程中执行的伺服写入步骤中被记录在盘介质上。在通常的伺服写入步骤中,在将盘结合到盘驱动器内之前或之后,一种被称为伺服轨道写入器(STW)的装置将伺服数据写在盘介质上。
近来开发的盘驱动器具有增加的存储容量。换言之,以比以前更高的密度在盘介质上形成轨道。因此,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将伺服数据写到盘介质上。伺服数据写入时间的增加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盘驱动器制造的效率。
鉴于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旨在提高伺服数据的写入效率的各种方法。在一种方法中,由STW将一部分伺服脉冲图案(脉冲信号)——其为一部分伺服数据——写到盘介质上,并且然后使用伺服脉冲图案的所述部分,由自伺服写入(SSW)方法将伺服数据的其余部分记录到盘介质上(例如,见日本专利No.3334628)。在SSW方法中,由盘驱动器来记录伺服数据而不使用STW。
为了增加伺服写入步骤的效率,提出在SSW方法中使用STW,以便缩短写入伺服数据——尤其是包含在伺服数据内的伺服脉冲图案——所需的时间。然而,如果仅由SSW方法写入一部分伺服脉冲图案,则不能充分地缩短伺服数据写入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自伺服写入方法将伺服数据写到盘介质上的方法,由此缩短伺服数据写入时间,并且最终提高伺服写入步骤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写入伺服数据的方法被配置为将伺服数据记录在结合在盘驱动器内的盘介质上,该盘驱动器具有将伺服数据记录在盘介质上的伺服写入功能。该方法包括:第一处理,其将包含地址码和伺服脉冲图案的基础伺服图案,以一个轨道间距记录在盘介质上;以及第二处理,其通过使用该盘驱动器内的基础伺服图案来控制头的定位,并且使得头在盘介质上记录该基础伺服图案之外的驱动伺服图案,所述驱动伺服图案构成螺旋伺服图案轨道。
附图说明
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一般性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盘驱动器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2是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同心伺服图案的图;
图3是解释根据该实施例的螺旋伺服图案的图;
图4是解释根据该实施例的记录同心基础伺服图案的处理的图;
图5是解释根据该实施例的记录螺旋伺服图案的处理的图;
图6是解释根据该实施例可以通过使用同心伺服图案寻轨的区域的图;
图7是解释根据该实施例可以使用螺旋伺服图案寻轨的区域的图;
图8是解释根据该实施例可以通过使用同心驱动伺服图案寻轨的其它区域的图;
图9是解释根据该实施例可以通过使用螺旋伺服图案寻轨的其它区域的图;
图10A和10B是解释在该实施例中执行的第二处理的原理的图;和
图11A到11F是解释在该实施例中执行的第二处理的顺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盘驱动器的配置)
图1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盘驱动器的配置的方框图。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写入伺服数据的方法利用自伺服写入(SSW)功能。即,盘驱动器10的微处理器(CPU)19将伺服数据(伺服图案)写到结合在盘驱动器10内的盘形介质11上。
盘驱动器10具有头12和轴电机(SPM)13。SPM13以高速率旋转盘介质11(即,磁记录介质)。头12包括读头12R和写头12W。读头12R从盘介质11读出数据。写头12W向盘介质11写入数据。如稍后描述的,所述数据包含基本伺服图案、驱动伺服图案和用户数据。
头12被安装在由音圈电机(VCM)15驱动的传动器14上。从VCM驱动器21给VCM15提供驱动电流,从而驱动和控制VCM15。如稍后描述的,传动器14由CPU19驱动和控制。由托架机构将头12移动到并且定位在盘介质11上的目标位置(目标轨道)。
除了上面所述的头-盘组装件之外,盘驱动器10具有前置放大器电路16、信号处理单元17、盘控制器(HDC)18、CPU19和存储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