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7163.6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2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为;蔡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72 | 分类号: | H01L29/772;H01L29/38;H01L27/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 单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存储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单晶体管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及各项周边电子产品或装置中,例如绘图卡、扫瞄器、印表机、传真机及图像压缩卡等。近年来,除了传统包括晶体管及电容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T1C-DRAM)外,还发展出一种单晶体管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T-DRAM),其利用浮置体(floating body)储存载流子(carrier)的方式来储存数据。通过简化存储器的结构,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储存密度,并且简化工艺。此外更由于单晶体管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采用非破坏性(nondestructive)的读取方式,可延长存储器的寿命,使得单晶体管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具有极大地发展潜力,成为目前存储器装置中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一般而言,单晶体管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利用于绝缘硅晶片(SOI wafer)上形成存储单元的方式,将浮置体隔离于源极区、漏极区、底氧化层(bottomoxide)及栅极氧化层(gate oxide)间的半导体层中,以达成储存载流子的效果。然而,随着存储器工艺的进步,存储器元件尺寸逐渐缩小,相对地使得单元中源极区及漏极区之间的沟道(channel)长度缩短。当沟道长度缩减至一定的程度之后,便会发生诸如临界电压(threshold voltage)下降、穿通效应(punch through effect)或者漏极引发势垒降低(Drain Induced BarrierLowering,DIBL)等短沟道效应(short channel effect),使得存储器运作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的考验。另外,由于载流子会由半导体层和源极及漏极间的结(junction)泄漏至半导体层外,使得存储单元无法有效提升其载流子滞留时间(retention time),无法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其利用掺掺杂层、第一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的材料间的能级搭配,使载流子储存于接近底氧化层的第一半导体层中,因此载流子远离半导体层与漏极及源极间的结,避免了载流子泄漏的问题,其具有可增加存储单元的载流子滞留时间、缩减存储器体积、降低耗电量以及提高产品品质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包括底氧化层、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绝缘层、栅极以及掺杂层。底氧化层设置于基板上,第一半导体层设置于底氧化层上,并具有第一掺杂浓度。第二半导体层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层上,并具有第二掺杂浓度。第一掺杂浓度高于第二掺杂浓度。绝缘层设置于底氧化层上,且至少位于第一半导体层的两侧。此外,绝缘层的高度大于第一半导体层的高度。栅极设置于第二半导体层上。掺杂层设置于对应栅极的两侧处,且掺杂层实质上接触于第二半导体层及绝缘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首先,形成底氧化层于基板上。其次,形成第一半导体层于底氧化层上,并且形成第二半导体层于第一半导体层上。再来,形成电极堆叠结构于第二半导体层上。接着,图案化电极堆叠结构、第二半导体层及第一半导体层。然后,形成绝缘层于第一半导体层的两侧,并至少与第二半导体层两侧的一部分接触,绝缘层的高度大于第一半导体层的高度。再者,形成掺杂层于第二半导体层至少部分的两侧,其中掺杂层的顶面与第二半导体层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首先,形成底氧化层于基板上。再者,形成第一半导体层于底氧化层上,并且形成第二半导体层于第一半导体层上。接着,形成电极堆叠结构于第二半导体层上。而后,图案化电极堆叠结构、第二半导体层及第一半导体层。再来,形成绝缘层于第一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的两侧,绝缘层的高度大于第一半导体层的高度。然后,形成掺杂层于绝缘层上。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首先,形成底氧化层于基板上。其次,形成第一半导体层于底氧化层上,并且形成第二半导体层于第一半导体层上。接着,形成电极堆叠结构于第二半导体层上。再来,对电极堆叠结构、第二半导体层及第一半导体层进行第一次图案化。而后,形成绝缘层于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及电极堆叠结构的两侧。再者,对电极堆叠结构进行第二次图案化。然后,形成掺杂层于第二半导体层,掺杂层位于图案化的电极堆叠结构的两侧与绝缘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7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