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囊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7587.2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9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福堀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G02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随吞咽一边在体内移动,一边检查器官的胶囊型内窥镜。
背景技术
考虑到胶囊内窥镜在体内的流动性,将胶囊内窥镜的前端形成圆顶形状。
图11是表示以往的胶囊内窥镜前端部的概略结构的一例子,(a)是沿物镜光轴剖切的剖视图,(b)是主视图。
图11表示的胶囊内窥镜,透明圆顶2覆盖在物镜1的靠物体的一侧。另外,图11中,附图标记3为摄像元件、附图标记4为发光元件。
这样,作为前端形成圆顶形状的胶囊内窥镜,例如有记载在专利文献1~3中的胶囊内窥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807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7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80713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2记载的胶囊内窥镜中,其圆顶空间成为死空间,由于该空间,使胶囊内窥镜的全长增长,由此降低了该胶囊内窥镜在体内的流动性以及增加了对患者的负担。
另外,为了缩短胶囊内窥镜的全长,若缩短圆顶空间的距离,则物镜和圆顶之间的距离变短,造成观察视场变窄。另外,由于圆顶和照明光源之间的距离也变短,使得照明范围也变窄。特别是对在接近时的观察影响较大。
另外,专利文献3记载的胶囊内窥镜中,为了扩大观察范围,在物镜的最靠近物体一侧的透镜由负凹凸透镜构成,该负凹凸透镜的外径比上述最靠近物体一侧的透镜后方的透镜的外径大,该负凹凸透镜的凸面朝向物体一侧。
但是,这样会增加物镜的构成数量,相应地妨碍使胶囊内窥镜全长缩短。另外,增加物镜的构成数量会导致提高产品单价。
另外,如专利文献1~3记载的以往的胶囊内窥镜中,作为照明光源的发光元件设置在被透明圆顶的内壁包围的位置上,因此从发光元件发出的照明光被透明圆顶的内壁反射而发生杂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胶囊内窥镜:减少在以往胶囊内窥镜中占有较大空间的圆顶内的死空间,尽管缩短了胶囊内窥镜的全长,但也能观察较大的视场范围;而且,可减少不需要的杂光,能实现使配光较广,可提高屏蔽性、安全性,能减少对患者的负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具有物镜、覆盖该物镜的靠物体一侧的透明圆顶,其特征在于,上述透明圆顶具有负光焦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中,优选是上述透明圆顶的靠物体一侧的面的曲率中心与上述透明圆顶的靠上述物镜一侧的面的曲率中心不一致,并满足下面条件式(1)。
Rb<L≤Ra (1)
其中,Ra是上述透明圆顶的靠物体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b是上述透明圆顶的靠上述物镜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L是从上述透明圆顶的靠物体一侧的面的顶点到上述物镜的最靠物体一侧的面的距离。
另外,在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中,优选是满足下面条件式(2)。
T<Ra-Rb (2)
其中,T是上述透明圆顶的中心壁厚,Ra是上述透明圆顶的靠物体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b是上述透明圆顶的靠上述物镜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另外,在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中,优选是上述透明圆顶的材质满足下面条件(3)~(5)。
吸湿率<0.3% (3)
残留金属<1.5ppm (4)
铅笔硬度比B硬 (5)
另外,在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中,优选是上述透明圆顶的材质满足下面条件(6)~(8)。
吸湿率<0.1% (6)
残留金属<0.5ppm (7)
铅笔硬度比HB硬 (8)
另外,在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中,优选是在与上述透明圆顶的端面相对的位置配置发光元件,满足下面条件(9)。
Rb<H<Ra (9)
其中,Ra是上述透明圆顶的靠物体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b是上述透明圆顶的靠上述物镜一侧的面的曲率半径,H是从上述透明圆顶的中心轴到上述发光元件的中心的距离。
另外,在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中,优选是上述透明圆顶的端面中的与上述发光元件相对的面为曲面,满足下面条件式(10)。
2Rc<Ra-Rb (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7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交叉板M:N保护的方法
- 下一篇:灵便式生物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