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播路径的建立方法及实体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7603.8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0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碧;左羽;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29/0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径 建立 方法 实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组播路径建立技术。
背景技术
IP电视(IPTV)业务是基于宽带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网络开展的、以流媒体为主的业务。与传统的TV相比较,IPTV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业务。IPTV主要提供直播/广播电视业务(简称“LTV”/“BTV”)、视频点播业务(Video on Demand,简称“VOD”)等。其中,视频点播业务使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直播/广播电视业务则需要将一个源节点产生的数据发送到多个目的节点,使用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目前对点对多点通信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是组播技术,它能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避免带宽资源浪费。
组播技术是以D类IP地址发送业务的技术,发送者同时向多个接收者发送相同业务内容,相同内容只需要向指定组播地址发送一份即可。
要获取组播内容,内容接收方(用户)需要通过加入对应的组播组来要求邻接的组播路由器发送对应业务内容给自己,该过程可使用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简称“IGMP”)实现;而路由器之间则通过组播路由协议,如协议无关组播-稀疏模式(Protocol IndependentMulticast Sparse Mode,简称“PIM-SM”)协议等,与其它路由器交互以建立组播路径,这样组播业务内容就可以从组播源沿组播路径传递给内容接收方。
也就是说,在现有的网络中,组播路径的建立过程分两段进行。第一段为用户和邻接组播路由器之间路径的建立过程:用户通过IGMP协议向邻接 组播路由器报告组播组成员关系,其中包括用户加入或退出的组播组等信息,如果在用户和其邻接组播路由器之间存在二层交换设备,如局域网交换机(LanSwitch)/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DSL Access Multiplexer,简称为“DSLAM”)等,则该二层交换设备可以通过IGMP SNOOPING(IGMP侦听)协议实现对组播流的复制分发。第二段为用户的邻接组播路由器和组播源之间路径的建立过程,在该过程中通常使用组播路由协议(例如PIM-SM协议等)建立组播路径树。
下面对用于先近网络的电信和因特网融合的业务及协议(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Advanced Networking,简称“TISPAN”)架构下的一个组播路径建立实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
TISPAN将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简称“NGN”)架构划分为业务层和承载层,承载控制层又划分为网络附着子系统(NetworkAttachment Subsystem,简称“NASS”)子系统和资源与准入控制子系统(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Subsystem,简称“RACS”),如图2所示。RACS中主要包括接入侧资源和准入控制功能(Access-Resource and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A-RACF”)、核心网资源和准入控制功能(Core-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C-RACF”)、基于业务的策略决策功能(Service-based Policy Decision Function,简称“SPDF”)等功能实体。
图1中的DSLAM_1和DSLAM_2可对应于TISPAN架构中的接入节点(Access Node,简称“AN”);路由器Router_1和Router_2为距离DSLAM最近的路由器,可对应于IP Edge(IP边缘节点),而Router_3的位置对应于Core Border Node(核心边界节点)。
如图1所示的组播路径建立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01: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1首先发起一个加入(*,G)的IGMP请求,该请求经过DSLAM_1时,DSLAM_1设备进行IGMP Snooping,侦听IGMP报文,记录组播组地址和该用户对应的端口,避免后续将组播流转发给不在组播组内的用户,如图1中的UE2。
其中(*,G)代表一个以G为组播组地址的组播流,或一个以G为组播组地址并限定一个或多个组播源地址的组播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7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开窗器和包含该电动开窗器的悬开窗
- 下一篇: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