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池驱动工业卡车的电池交换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7983.5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M·尼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容海因里希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驱动 工业 卡车 交换 系统 | ||
1.用于电池驱动工业卡车的电池交换系统,其中,工业卡车的底盘包括开口到工业卡车的侧面以便侧面安装和移除电池容器的电池室,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容器(14,28)上,在至少两个相对侧面上附着有至少一个各自侧向突出的支撑元件(20,22,46,48),支撑元件(20,22,46,48)带有面向下的支承表面,电池室(14)在相对两侧包括彼此平行间隔开的水平支撑表面(26),当将电池容器(16,28)插入到电池室(14)中时,所述支撑元件用它们的支承表面支撑在水平支撑表面(2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元件由支撑带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带形成环绕电池容器(28)的框架(20,22)。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U形支撑元件(46,48)在相对两侧附着到电池容器(28)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元件在电池容器的上部区域中以及在大致毗连其上边缘的顶部上附着,或者至少没有突出到所述上边缘上方。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承表面布置在电池容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室(14)的宽度仅仅比电池容器(28)的尺寸略大,支撑表面(26)侧向地后置。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容器(28)在至少两个相对侧面的上边缘(8)上包括至少一个孔眼(42),支撑元件(20)紧固于该孔眼(4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元件(20)包括可以通过孔眼(42)的销状突起(1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以由开口销或类似物固定销状突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销状突起(11)包括弹簧偏压的制动卡子(9),当销状突起(11)插入到孔眼(42)中时,弹簧偏压的制动卡子(9)锁定地接合在孔眼(42)的后边缘后面。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电池室的壳体附着到面向电池室(14)的开口的支撑元件上。
13.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室(14)的侧向开口可以由挡板(80)密封,所述挡板(80)可枢转地或固定地附着到工业卡车(10)的底盘上。
14.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室(14)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夹持元件(7),其侧向接合所接收的电池容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由橡胶楔块或弹簧加载的卡子(7)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机电或液压致动夹持元件,以便有选择地接合电池容器。
17.如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室(14)在底部开口至铲车的叉杆可以从下面抓握电池容器的程度。
18.如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元件与电池室之间设置有协作的可伸缩引导装置(1),用于以抽屉的方式从电池室(14)移除电池容器(28)。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36)与支撑元件和/或车辆相联,当电池容器(28)向侧面移动时,所述支撑装置(36)侧向支撑工业卡车(10)。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构造成,当移除电池容器(28)时,使之自动移动至支撑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电池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容器(28)可移除地附着于支撑元件(20)和/或可伸缩引导装置(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容海因里希股份公司,未经容海因里希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79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