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驱的伺服平衡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8014.1 | 申请日: | 200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3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谋;黄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09 | 分类号: | G11B7/09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驱 伺服 平衡 校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驱的伺服平衡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驱的循轨平衡校准(tracking balance calibration)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光驱从光盘上读取数据或是写入数据至光盘上期间,光驱的光学读写单元(optical pick-up unit,OPU)应该持续地侦测来自光盘的反射信号作为伺服控制(servo control),以使光学读写单元可以正确地存取光盘上的数据。光学读写单元包括侦测反射光束的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当光电二极管上反射光束的光束聚焦区域无法平衡聚焦,也就是说光束聚焦区域并非在光电二极管的中心位置,或是侦测到的光束聚焦区域无法平衡聚焦时,光学读写单元的伺服控制就无法正确执行。伺服平衡校准通常用于计算伺服平衡增益,以修正上述不平衡聚焦的情况,从而使伺服控制可以正确执行。传统的循轨平衡校准(tracking balance calibration)经常用于上述的伺服平衡校准方法中,然而传统的方式相当复杂且效率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驱的伺服平衡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以简单且高效率地执行伺服平衡校准。
为实现上述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光驱设有光学读写单元(OPU)以发出光束至一光盘片,并且侦测来自光盘片的反射光束,以产生一组侦测讯号。本发明伺服平衡校准装置主要包括放大单元、伺服信号产生器、控制单元以及平衡校准单元。放大单元接收该组侦测信号,并且依据一放大增益放大该组侦测信号形成第一组放大信号。伺服信号产生器具有该伺服平衡增益,用以接收第一组放大信号,并且依据该第一组放大信号产生第一伺服信号。控制单元耦接于光学读写单元以及放大单元,用以控制光学读写单元与放大单元两者之一,以产生第二组放大信号。平衡校准单元耦接于伺服信号产生器,用以对第一伺服信号以及来自该第二组放大信号而产生的第二伺服信号进行计算,以调整第一伺服信号与第二伺服信号的伺服平衡增益,以执行伺服平衡校准。
本发明伺服平衡校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依据一放大增益放大该组侦测信号,以形成第一组放大信号。接着依据该伺服平衡增益,以产生来自第一组放大信号的第一伺服信号。随后产生第二组放大信号。最后对第一伺服信号以及来自该第二组放大信号的一第二伺服信号进行计算,以调整第一伺服信号与第二伺服信号的伺服平衡增益,以执行伺服平衡校准。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调整光驱的伺服平衡校准参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实施例中的光电二极管以及放大单元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图1的实施例中的第一伺服信号以及第二伺服信号的波形图,其中第一伺服信号以及第二伺服信号依据光学读写单元(OPU)的功率准位或是放大单元的放大增益而形成不同的直流准位。
图3B是本发明图3A的实施例中对准第一伺服信号与第二伺服信号的波形图,以使该第一伺服信号与第二伺服信号的直流准位相同。
图3C是本发明图3A的实施例中该第一伺服信号与第二伺服信号对准于一参考准位的波形图。
图4是本发明图1第一实施例中依据光学读写单元的功率准位来调整伺服平衡校准参数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图1第二实施例中依据放大单元的放大增益来调整伺服平衡校准参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调整光驱的伺服平衡校准参数的示意图。本发明伺服平衡校准装置100用于光驱中,以简单且有效率的方式执行伺服平衡校准。光驱的光学读写单元(OPU)102发出光束Se至光盘104并且侦测到来自光盘104的反射光束Sr,以产生一组侦测信号Sd。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以伺服平衡校准装置100执行伺服平衡校准的程序例如是执行循轨平衡校准(tracking balance calibration),以进行光驱的伺服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8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铸造合金
- 下一篇:图像作业累计装置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