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缝纫机的进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8472.5 | 申请日: | 200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小田洋;吉田文彦;小野安志;椎名隆行;坂本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JUK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35/00 | 分类号: | D05B35/00;D05B6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缝纫机 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缝纫机的进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能够选择多种图案的线迹形状的循环缝纫机的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衣料、鞋、包等各种缝制物,特别是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缝制物,为了高效地进行缝制,使用循环缝纫机。
在上述现有的循环缝纫机中采用如下进给装置,其在改变线迹形状的情况下,选择由共同的凸轮轴轴支撑而在外周上分别形成不同图案的凸轮槽的凸轮,使所选择的凸轮旋转,通过使卡合部卡合在该凸轮的凸轮槽中的摆动部件摆动,从而变更线迹形状。
作为上述现有循环缝纫机的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其具有;驱动体,其保持被缝制物并相对于缝针进行水平移动;2个摆动部件,其驱动该驱动体;2个凸轮,它们与各摆动部件的卡合部卡合,形成不同的图案;以及进给调节部件。
上述进给调节部件,其一端与上述驱动体连结,通过操作在另一端上设置的操作部,使其以与驱动体之间的连结部为中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地配置。
在上述各摆动部件上形成:卡合部,其分别向下方突出设置;以及导向部,其形成为以上述进给调节部件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半径相同的圆弧状,各摆动部件的各自的导向部,在凸轮轴的规定的旋转位置,例如开始缝制位置等的旋转位置处,沿以上述进给调节部件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半径相同的圆弧邻接地相对配置。
另外,在进给调节部件的与上述驱动体连结的连结部和上述操作部的中间部分上,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形成为大致“コ”字状的滑块,其与某一个摆动部件的导向部卡合。
因此,摆动部件的摆动量经由进给调节部件的滑块传递至上述驱动体。另外,由于传递至滑块的摆动量根据滑块相对于摆动部件的摆动支点的距离而变化,所以能够通过操作进给调节部件而改变驱动体的移动量。
进而,在凸轮轴停止在上述规定的旋转位置上时,由于2个导向部以进给调节部件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相同的圆弧状排列,所以能够通过操作进给调节部件,使滑块以从一个导向部向另一个导向部卡合的方式卡合,由此选择不同的凸轮,将由循环缝纫机形成的线迹,从根据形成在一个凸轮的凸轮槽上的图案而产生的线迹形状,变更为根据形成在另一个凸轮槽上的图案而产生的线迹形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专利第36919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循环缝纫机的进给装置中,在进行线迹形状的变更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需要在使2个导向部准确地以相同的圆弧状排列的状态下进行,但如果缝制物的厚度等循环缝纫机的负载变化,则无法使凸轮轴停止在上述规定的旋转位置,停止位置产生波动,无法使2个导向部始终准确地位于相同的圆弧状上,产生无法顺利地切换线迹形状的问题。
另外,由于2个导向部在缝制中同时随着各自的凸轮槽的形状进行摆动,所以需要在2个导向部的相对的前端部之间设置规定的间隙,以使导向部之间在缝制中也不会干涉。为了使滑块在该间隙之间顺利地移动,考虑使滑块的长度变长,但是如果使滑块的长度变长,则在2个导向部之间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在滑块从与一个导向部卡合的状态向另一个导向部移动时,滑块端部相对于另一个导向部的偏差量与滑块的长度成正比地变大,产生如果使滑块的长度变长,则在存在偏差时更难以进行切换的问题。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缝纫机的进给装置,其即使在凸轮轴的停止位置产生一定的波动时,也能够更顺利地进行线迹形状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UKI株式会社,未经JUK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8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