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诊断装置及超声波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9157.4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3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本乡宏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诊断 装置 系统 | ||
1.一种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超声波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具有:多个超声波振子,排列成阵列状,用于向被测体发送超声波并接收超声波;多个前置放大器,分别与上述多个超声波振子连接,放大通过上述收发得到的接收信号;
收发控制部,构成为可以对上述超声波探头切换进行脉冲波的收发和连续波的收发;
控制电路,进行如下控制:在进行上述脉冲波的收发时,对上述多个前置放大器的每个供给实质上均等的偏置电流,在进行上述连续波的收发时,向与接收中使用的上述超声波振子连接的上述前置放大器,供给比向连接在发送中使用的上述超声波振子上的前置放大器供给的偏置电流大的偏置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电路进行使上述前置放大器消耗的功率总量不超过规定的上限值的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超声波探头是二维阵列探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置放大器被内置于上述超声波探头中或者用于将该超声波探头连接在超声波诊断装置的主体上的探头连接器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使上述前置放大器的工作停止的工作模式,可以使用可进行波束控制的连续波多普勒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停止上述发送中使用的的前置放大器的工作的工作模式中,上述控制电路控制要停止上述发送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的工作的、向该发送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组供给的偏置电流,并且进行如下控制,即除了被供给到上述接收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中的偏置电流之外,还向上述接收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供给向上述发送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供给的偏置电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电路具有切换部,在停止上述发送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的工作的工作模式中,该切换部进行切换,使得向上述接收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供给要停止上述发送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组的工作的、向该发送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供给的偏置电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电路进行如下控制:在停止上述发送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的工作的工作模式中,使被供给到上述发送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中的偏置电流成为0。
9.一种使用了超声波探头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超声波振子,排列成阵列状,向被测体发送超声波并接收超声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脉冲发生器组,驱动上述多个超声波振子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使其发送上述超声波;
前置放大器组,放大在上述多个超声波振子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接收的上述被测体内的组织信息;
控制电路,进行如下控制:在停止与上述第一区域连接的第一前置放大器组的工作、并且停止与上述第二区域连接的第二脉冲发生器组的工作的工作模式中,向与上述第二区域连接的第二前置放大器组供给被供给到该第一前置放大器组的偏置电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了超声波探头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电路进行如下控制:即使改变了上述多个超声波振子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比率,由上述第一和第二前置放大器组消耗的功率总量也不超过其上限值。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了超声波探头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停止上述第一前置放大器组的工作的工作模式,可以使用能进行波束控制的连续波多普勒模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了超声波探头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停止上述第一前置放大器组的工作的工作模式中,上述控制电路控制要停止上述第一前置放大器组的工作的、向该第一前置放大器组供给的第一偏置电流,并且进行如下控制,即除了被供给到上述第二前置放大器组的第二偏置电流之外,还向上述第二前置放大器组供给上述第一偏置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91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