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银行卡替代电话卡进行电话通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9322.6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0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志腾 |
主分类号: | H04M3/42 | 分类号: | H04M3/42;H04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7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行卡 替代 电话卡 进行 电话 通讯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话通讯方法,尤其是一种用银行卡替代电话卡进行电话通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移动通讯已相当普及,但在一些特定情况和一些特定场所,使用电话卡进行通讯仍不失为一种既节约又方便的通讯方式,仍有一定的客户群。但应该看到,电话卡为一次性使用产品,用完后还得继续购买;电话卡使用有时间限制,不能长期持有,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消费完毕;电话卡遗失后不能挂失,易给使用者造成损失;电话卡的发行制造简单,防伪功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目前现有通讯设施、网络以及银行(含邮政机构,下同)发行的银行卡、银行卡结算系统实现使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进行电话通讯,话费由银行卡即时支付,取代目前的IC、201、301、IP等各种电话卡通讯方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卡行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与电讯商计算机主机通过现有网络相连接并签订通讯协议,两计算机主机根据银行卡持卡人(以下简称客户)通过电话键盘的操作完成通讯协议,实现电话通讯,完成话费支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客户使用银行卡拨打电话时,利用电话键盘输入一个“代码”;
(2)电讯商计算机主机接到“代码”信息,辨别出客户使用银行卡进行即时支付通讯,即接通发卡行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
(3)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被接通后向客户进行提示性操作:“①输入银行卡号,②输入支付密码”,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根据卡号和密码确认银行卡为有效卡并能够进行支付时,通知电讯商计算机主机;
(4)电讯商计算机主机接通知后向客户提示输入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
(5)电话接通后电讯商计算机主机开始计费,通话完毕挂机由电讯商计算机主机向银行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发出指令;
(6)银行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根据指令扣收话费,并将金额转入电讯商在银行开设的账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综合利用了银行、电讯现有资源,实现了银行卡与电话卡的功能捆绑,拓宽了银行卡的使用空间。①对客户,持有银行卡既能满足其支付、消费结算的需要,又能满足其电话通讯的需要,极大地方便了客户;②对银行,由于银行卡支付功能的创新,电话卡客户将变为银行卡客户,拓宽了客户群,银行卡发卡量必将得到提升,相应带动使用银行卡进行支付、消费、结算的增加,从而为银行带来更多的效益;③对电讯商,一方面既不必进行电话卡的发行,也不必设立专门的直销和分销渠道,从而降低了管理费用和通讯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使一些银行卡客户变为潜在使用银行卡进行电话通讯的客户,话费收入必将相应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技术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操作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银行卡替代电话卡进行电话通讯的方法,参见图1、图2。该方法是银行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与电讯商计算机主机通过现有网络相连,签订通讯协议,客户使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和经本人同意用于电话通讯的银行卡,实现电话通讯,完成话费支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客户听到拨号音后,①拨设定的“代码”,让电讯商计算机主机识别其是使用银行卡进行即时支付通讯。(“代码”可设为“945”,电话键盘“9号键”有英语字母Y,“4号键”有英语字母H,“5号键”有英语字母K,组合后为“银行卡”三个字汉语拼音声母。)②电讯商计算机主机识别后接通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即向客户发出“请输入银行卡号”提示音。③客户卡号输入正确,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继续发出“请输入银行卡支付密码”的提示音。④客户支付密码被确认后,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将通知电讯商计算机主机发出“请输入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的提示音。⑤客户输入电话号码并通话,电讯商计算机主机开始计费。⑥通话完毕挂机,银行卡结算系统计算机主机根据电讯商计算机主机反馈的指令扣收话费并转入电讯商账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志腾,未经程志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9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