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拱式出仓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9790.3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龙;闫元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贺军 |
主分类号: | B65D88/68 | 分类号: | B65D88/68;B65G6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42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拱式出仓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筒仓内非流散性散装物料的出仓技术,特别是木薯、豆粕类,等易板结物料的出仓清理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钢板筒仓在粮食流通中应用的日益成熟,粮食储存品种和容量的日益增加,非流散性物料的出仓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新建的或改建的钢板筒仓多采用大容量平底结构,在筒仓底中心线上布置一个或几个锥形的出料口。在出仓时,部分物料靠重力自流出仓,受物料本身摩擦角的限制,粮食在出料口的周围会形成残留。特别是非流散性物料,残余量非常大,人工清理费时费力,出仓成本高。
当前国内常用的出仓清理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铲车将余料推至出料口,经输送设备输出,再由人工清扫。这种清理方法,工作环境恶劣,对操作人员危害大,清理效率低。另一种机械出仓装置一清仓绞龙或清仓刮板,对于非流散性物料出仓适应性差,不能达到理想的出仓效果。
发明内容
该技术发明针对现有非流散性物料出仓技术的不足,实现稳定、高效、安全出仓的目的,而提出的破拱式出仓技术。
破拱式出仓技术的原理:出仓机预置于筒仓内,启动定心动力驱动总成,带动机壳内绞龙叶片和绞龙机身前破拱装置运转,机身前方的破拱装置将机体前部的物料结块打破,并把物料均匀送入绞龙机壳内,经绞龙输送机输送出仓。当绞龙运行平稳时,在自制机械式调速器中齿轮离合器的作用下,离合公转轴,驱动机体远端的组合公转轮转动,带动整机绕仓中心沿环形轨道公转,实现自动出仓功能。
该破拱式出仓技术包括定心动力驱动总成、破拱装置、公转装置以及绞龙机身。
该发明的定心动力驱动总成,包括电机、两个标准的齿轮减速机和一个专用的机械式调速器。该调速器配有两个输出轴——分别用于驱动绞龙轴和公转轴。置于仓外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两组标准的齿轮减速机,与该调速器的输入轴联接,输入轴通过一组圆柱齿轮增速后输出,带动绞龙和破拱装置同时运转;另外经过一组蜗轮-蜗杆传动减速,在离合齿轮的控制下,实现对公转轴的驱动离合,完成机械公转运行。该调速器是一种全新的设计,使电机等动力元件置于仓外,在它们发生故障时,便于维修。
破拱式出仓技术与其它形式的清仓技术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破拱装置:包括破拱轴、破拱叶片、调心轴承和破拱支座。破拱轴固定在破拱支座上,破拱支座联接到绞龙机壳法兰上,调心轴承调节破拱轴的高矮,破拱轴与绞龙轴链接。在输送非流散性物料时,绞龙轴带动破拱轴转动,轴上分布的破拱叶片把结拱、结块的物料粉碎,并拨进绞龙输送机,实现对物料的有效出仓。
该破拱式出仓技术的公转装置包括公转轴、双转轮和公转箱。双转轮包括与传动轴用万向连轴器联接的主转轮,和与主轮轴链接带动的被动转轮。调速器的离合齿轮,控制公转轴驱动转轮,转轮与环形轨道摩擦行进。两转轮置于公转箱中。这种结构在保证机器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还增大了公转摩擦力,对机身有平衡支撑的作用。降低了基础投资成本,改善了劳动条件。
绞龙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输送设备,在此机器中,它和一般的绞龙输送机一样,起着输送物料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技术发明总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定心动力驱动总成示意图;
图4为自制机械式调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公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破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驱动电机8位于仓外,便于修理。电机传动轴经过定心动力驱动总成1——(两个标准齿轮减速机9的转向和自制专用调速器5)的分轴,两个输出轴分别联接到绞龙输送机轴3和公转轴6上。空心轴3与破拱装置2联接,驱动破拱装置运转;公转轴6联接公转装置4。
如图3所示,破拱式出仓技术的定心动力驱动总成1的减速机组合。定心驱动总成中,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两台标准齿轮减速机9和自制专用调速器5的联接,实现仓外电机8与仓内机械结构的轴的传动联接和转向。推力调心滚子轴承10实现机器的定心。
如图4和图5所示,破拱式出仓机的专用机械式调速器5的结构原理,输入轴13通过一组圆柱齿轮14的增速,通过输出轴16带动绞龙7和破拱装置2同时转动;同时通过一组蜗轮-蜗杆12的减速,在离合齿轮11的控制下,离合输出轴15与公转轴6的联接,促使公转装置运行,实现机器的公转运行。该结构是一种全新的设计,可以减少设备的维护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贺军,未经庄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9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