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放茶叶产品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29836.1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2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钟睒睒;陈柯伟;周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养生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00 | 分类号: | A23L3/00;A23L3/40;A23L3/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伟杰 |
地址: | 570216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放 茶叶 产品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常温条件下对小批量茶叶进行保鲜存放的装置及茶叶存放的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具有密封、避光、防潮、成本低、简单便捷等特点。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广泛饮用的产品,其中人体有众多的有益作用。春茶占茶叶总产量的较大部分,然而茶叶不耐贮存,极易发生品质劣变,使茶叶逐步丧失良好的色、香、味品质赐产生令人难受的陈化味,且随着存放时间的处长,这种劣变现象就越严重。造成茶叶品质劣变的主要是贮存环境的湿度、光线等因素。现有的茶叶保鲜存放技术有低温冷藏、抽气充氮、真空包装等方法,这些方法需要特殊的设备使茶叶保鲜存放成本较高。尤其在日常茶叶的使用和存放(如市售包装茶叶,茶叶的量通常在25g-500g、或袋装茶叶)中,上述技术手段使茶叶保鲜存放成本更高。
茶叶,尤其是成品茶的品质除了受茶叶本身质量的影响外,还受茶叶中水分含量的影响。成茶的水分来源于两途径:一是毛茶加工残余水分:另外是外界水分的侵入。而研究表明,贮藏茶叶水分含量的标准,一般在3%~5%为好。有的研究指出,常温贮藏下含水量低于3%的茶叶品质变化小;含水量高于6%时,茶叶品质大幅度下降。高水分含量茶叶在贮藏一年以后的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减少幅度分别是低水分含量茶叶的2.9倍和3.1倍。在南方气候条件下,茶叶含水量对内含物的存放率影响很大,含水量低于5%的茶叶有效成分损失较小;当含水量超过6%的茶叶存放一个月后就会产生陈气、汤色加深、滋味失去鲜爽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长期存放茶叶的装置(容器)及方法。
本发明因此涉及一种能长期存放茶叶的装置(容器),其包括外部装置(容器),干燥和/或吸收装置,装茶叶装置,其中干燥和/或吸收装置与装茶叶装置不直接接触,且都位于外部装置内。
本发明涉及存放茶叶的产品,其包括存放茶叶的外部装置,茶叶、干燥剂和/或吸收剂。
本发明还涉及存放茶叶的方法,其包括在存放茶叶的装置或容器中放入干燥剂和/或吸附剂。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中术语“茶叶”是采摘后经加工的茶叶,举例讲但不限于:绿茶、红茶、发酵或半发酵加工的茶叶。
根据本发明,茶叶本身的装置或包装没有特别的限制,举例但不限于:如用纸包装。
根据本发明,存放茶叶的外部装置或容器在形状及所用材料上无特别限制,举例讲但不限于:如圆柱形或长方型金属罐或盒。
根据本发明,干燥和/或吸收装置在形状及材料上无特别限制,举例但不限于如圆形、长方型或正方型,且其位于茶叶装置的下部或上部或茶叶装置的两边或一边。
根据本发明,术语“干燥剂”为生石灰或其它对茶叶品质无影响的干燥剂,但优选生石灰。
根据本发明,术语“吸附剂”通常为具有吸附作用的炭,举例但不限于活性炭或木炭,优选木炭。
根据本发明,干燥剂或吸附剂可单独或一起放入到存放茶叶的装置或容器中,其干燥剂或吸附剂与茶叶在装置或容器中分开放置,如干燥剂与吸附剂一起使用时,则干燥剂与吸附剂之间的重量比1∶99-99∶1,优选10∶90-90∶10,更优选40∶60-60∶40;干燥剂与吸附剂单独或一起与待存放茶叶之间的重量比无特别限制,通常为1∶1至1∶0.2。
根据本发明,如果需要,存放茶叶的装置或容器中有时也可充入氮气,充入氮气的量为占装置或容器体积的1-99%。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茶叶存放装置或方法(用■表示)与常规茶叶存放装置或方法(用▲表示)在存放6个月期间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变化;
图2为实施例1茶叶存放装置或方法(用■表示)与常规茶叶存放装置或方法(用▲表示)在存放6个月期间茶叶中水含量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茶叶存放装置或方法与常规茶叶存放装置或方法在存放六个月期间茶叶中含水量及茶多酚的变化。
将同等重量的春季采摘绿茶用纸包装后分别放入常规存放装置(为金属锡罐,其中茶叶直接放入)及本发明存放装置(为金属锡罐,其中放入与上述茶叶重量比1∶1的生石炭,生石灰用纸或布包住,茶叶用纸包裹,生石灰包可放在茶叶包的下部或上部),然后将金属罐密封后,分别于存放后1-6月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分别取两罐中少许茶叶测其中的茶多酚及水分含量,结果见图1和2。另外,于存放后6个月凭感官评价上述两种存放方式茶叶的品质,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存放方法茶叶的感官评价(存放6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养生堂有限公司,未经养生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9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