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的独立支撑设备和包含该支撑设备的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9987.7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弗·拉佩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德尔合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B29C31/08;B65G4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法国奥克特***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独立 支撑 设备 包含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颈部的容器的独立支撑设备,其可由所述容器的颈部支撑所述容器,所述设备包括可与所述容器的颈部的内侧配合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在径向方向可弹性收缩的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可通过摩擦产生对所述颈部内壁的支撑。
本发明特别应用于用来制造或加工由热塑性材料(如PET)制成的容器的同轴加工设备中,在这种设备中,采用可通过容器颈部握持容器、而无需固定容器主体的输送设备,来一个接一个地单独移动所述容器。然而,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任何需要将容器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的设备。
在本说明书的以下部分,“具有颈部的容器”应理解为任何具有颈部的空心体,如预成型件(通过对其进行吹塑或拉伸吹塑制成容器)、在多次吹塑或拉伸吹塑过程中的半成品容器、已形成确定形状但必须经受附加工艺的容器以及成品容器。
背景技术
在输送预成型件以在吹塑步骤之前对所述预成型件进行加热的特殊情况下,必须提供输送设备,以通过预成型件的颈部(“插筒管”)拾取预成型件,并将其转移到加热区(通常是隧道式加热炉),在加热区预成型件的主体必须被加热至热塑性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并保持低于结晶温度。
为完成这一转移,提供装有夹紧装置的输送元件,夹紧装置由能与预成型件颈部的内侧(内部插筒管)配合的心轴形成,心轴通过挤压所述颈部的内表面而握持预成型件的颈部。
本申请人的专利文献FR 2706876中提出了用于预成型件的内部插筒管(internal donning)的设备,该设备采用一端带有开口环的夹头。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心轴,该心轴包括心轴主体,心轴主体具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容纳有可弹性变形的开口环,开口环在径向方向自由地转动。心轴被导入预成型件颈部的内部,直到颈部开口的边界与心轴主体的环形肩部相抵靠。按照这种实施方案,未形变的环外径基本大于心轴主体的外径和颈部的内径。
基于内部插筒管同样的原理,按照本申请人的专利文献FR 2794109实现输送预成型件的装置是公知的。该预成型件的输送装置由一系列输送元件构成,每一输送元件包括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的自由端具有由多段形成的开口环。当开口环与预成型件的颈部内侧配合时,被弹性装置径向向外推动的这些段能抵靠于所述颈部的内圆柱表面。
通过使开口环在自由状态下的外径大于所述预成型件颈部的内径(其略微小于所述开口环的外径),使得在夹头插入颈部的过程中,所述弹性开口环或分段环可朝向径向内部变形,同时允许颈部的内壁和开口环或分段环的外周产生摩擦力,从而将预成型件固定并保持于所述夹紧装置上。
现有技术中夹紧装置的缺点在于:相对于颈部内径的变化,例如,由于制造预成型件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制造商、不同的制造周期等),它们具有相对较小的容限。因此,如果期望输送内径略有不同的容器,必须替换所述夹紧装置。由于输送装置上可配备相当数量(几百个)的夹紧装置,因而导致使用了所述夹紧装置的这些设备长时间地停滞,并且保存备用材料的成本相当大。
因此,实践中,容器的内部插筒管对夹紧装置的恒定要求是对于容器的颈部的内径变化具有较大的容限。
此外,现有技术的内部插筒管的夹紧装置没有足够的接触表面,因而导致有容器被倾斜地夹持的危险,甚至有在输送过程中容器被分离的危险。
最后,环段没有平坦的外表面,但具有限定了彼此轴向分离的两个环形凸起的通道(所述环段的直段为开口很大的V形),通过所述凸起来实现与平滑的颈部内表面的接触。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环段必须加工出很高的精度,以确保两环形凸起在其整个外周有效地抵靠颈部,这样能保证容器正确地轴向定位。因此,以这样方式成形的环段很昂贵。
因此,实践中,一再需要通过依靠比当前使用的装置更廉价的装置来保证在容器输送过程中,使容器更准确地轴向对准的容器夹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具有颈部的容器的独立支撑设备,试图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该支撑设备可通过颈部支撑所述容器,并包括可与所述容器的所述颈部的内侧配合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在径向方向可弹性收缩的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可通过摩擦产生对所述颈部内壁的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基本轴向对称的圆柱形基座,包括外周通道,所述外周通道限定于中部核心和外壁之间,所述外壁形成以一径向距离环绕所述中部核心的边缘,并具有至少一排圆形轮廓的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德尔合作公司,未经西德尔合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9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