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程序代码开发程序中的数据保护方法及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0168.4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5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24 | 分类号: | G06F21/24;H04Q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程序代码 开发 程序 中的 数据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为一种数据保护方法,尤指应用于工具程序中一数据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大部分的电子产品都是由许多电路模块所组成,而随着分工程度的增加,同一电子产品内的电路模块极可能皆分别由不同公司所设计、制造。以图1中所示的移动电话为例,其主要由射频/中频模块11、基频/控制模块12、存储器模块13、输入键盘模块14、音频模块15以及显示器模块16等元件构成,而移动电话制造商便向各个元件的制造商购买零件来进行整合与组装。而其中基频/控制模块12中具有一核心元件-系统单芯片120,移动电话制造商向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购买其设计的系统单芯片120后,便可以其为核心来设计其移动电话,而移动电话制造商可透过中阶或高阶程序码的撰写,来对该系统单芯片120进行功能设计与调整。
而为能方便系统制造商对该系统单芯片120进行程序改写,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便会提供一个工具程序给系统制造商来运用。请参见图2,其是一已知工具程序执行时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第一处理步骤21接收第一输入数据210进行处理后产生的第一输出数据211会被送入第二处理步骤22进行处理,第二处理步骤22接收第一输出数据进行处理后产生的第二输出数据221则再被送入第三处理步骤23进行处理,而第三处理步骤23可对第二输出数据221与第三输入数据230进行处理而产生第三输出数据231,至于第四处理步骤24可接收第三输出数据231进行处理后,将其最后产生的可用以控制该系统单芯片120的程序码送入存储器25中储存。而相对应各处理步骤的节点201、202、203及204是代表该工具程序的进入点,意即系统制造商可以任意由上述节点来进入该程序的处理流程来进行程序码的解读或编辑。
但如此一来,透过节点201、202、203及204,工具程序的使用者可轻易知道上述处理步骤所产生的中间产物的内容,例如上述第一输出数据211、第二输出数据221及第三输出数据231的内容,导致上述系统单芯片120(例如具有数字信号处理(DSP)功能的嵌入式精简指令集(RISC)微处理器)的技术内容(例如指令集的详细内容)被知悉过多,而如何改善此一已知手段缺失,是为发展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一种数据保护方法,应用于一工具程序中,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接收一第一输入数据进行一第一处理步骤而产生一第一输出数据;将该第一输出数据透过一流程控制器的转传而进行一加密动作,进而产生一第一输出加密数据;将该第一输出加密数据透过该流程控制器的转传来进行一解密动作,进而还原成一第一输出解密数据;以及将该第一输出解密数据进行一第二处理步骤而产生一第二输出数据;将该第二输出数据透过该流程控制器的转传而进行另一加密动作,进而产生一第二输出加密数据。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数据保护装置,应用于一工具程序,包括:一第一处理单元,用以接收一第一输入数据进行一第一处理步骤而产生一第一输出数据;一流程控制器及一第一加密/解密模块;其中,该流程控制器将该第一输出数据转传至该第一加密/解密模块进行一加密动作,进而产生一第一输出加密数据;该流程控制器将该第一输出加密数据转传至该第一加密/解密模块进行一解密动作,进而还原成一第一输出解密数据;一第二处理单元,用以接收该第一输出解密数据进行一第二处理步骤而产生一第二输出数据;以及一第二加密/解密模块,该流程控制器将该第二输出数据转传至该第二加密/解密模块进行另一加密动作,进而产生一第二输出加密数据。
另外,自该数据保护装置输出的该输出数据为加密的状态。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于程序代码开发程序中的数据保护方法及装置,使工具程序的使用者无法轻易知道数据处理步骤所产生的中间产物的全部内容,进而达成控制部分功能不能被使用者改动而部分功能可以被使用者改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系统单芯片的移动电话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是已知工具程序执行时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具程序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构思的工具程序执行时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得通过下列图式及说明,可得一更深入的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0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