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内容的一致性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0287.X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0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内容 一致性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版权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字内容的一致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主要通过权利限制和内容保护方案控制数字内容的使用,保护内容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目前,数字版权管理提供了如下两种技术:
现有技术一
加密/授权技术,在服务器侧,由数字内容的发行者(Content Issuer,CI)将数字内容加密、打包,并下发加密的数字内容数据包;由许可服务器(RightsIssuer,RI)负责下发与数字内容相对应的许可证,其中包括内容加密密钥及对应的权限。在客户端侧,设备只有同时拥有内容数据包和许可证,才能正常使用所购买的数字内容。用户将加密的数字内容数据包及对应的许可证下载到DRM终端(DRM Agent)后,终端设备利用设备的私钥解密得到许可加密密钥,进而得到许可证中的内容加密密钥以解密数字内容,并根据许可证中的权限信息控制用户对数字内容的具体使用。
发明人经过分析,发现现有技术一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一、该技术在实施时需要终端支持,因此只能在某些能够支持该技术的特定终端上使用,无法保证在所有的终端上均可使用,从而限制了用户的范围,另外,用户如果有几种不同的终端,而其中某个终端不支持该技术,将导致用户需要的数字内容无法在不同的终端间共享,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二、该技术在实施时与已有系统的耦合度较大,需要对已有系统进行较大 改造,成本较高。
三、安全性相对较低,一旦加密的内容数据包被攻击者所破解,攻击者就可以传播原始的数字内容,并且其传播不受任何控制。
现有技术二
数字水印技术,根据数字内容的特定信息或特征值形成数字水印,并将数字水印嵌入数字内容中,当数字内容通过运营商的网络传播时,可以通过检测数字水印来判断数字内容是否合法,以此控制数字内容的传播。
发明人经过分析,发现虽然现有技术二与终端无关,无需终端进行特殊改造,即可保证在所有的终端上均可使用,并且可在不同终端间共享数字内容,但是,现有技术二仍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一、由于数字水印技术对数字内容的传播过程进行控制,即控制数字内容是否能够通过运营商的网络进行传播,因此检测过程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运营商网络,才能够对数字内容的传播起到控制作用。
二、为了控制数字内容的传播,对所有的数字内容都必须进行实时检测,否则无法判断数字内容中是否包含有数字水印,并且,由于检测在内容转发过程中进行,因此对检测时延要求严格,对系统性能要求较高。
三、数字内容嵌入数字水印后,会引起数字内容失真、数字内容的大小将会变大,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内容的一致性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以确定待检测数字内容是否为非法数字内容,有效的控制数字内容的传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内容的一致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从原始数字内容中提取特征值;
根据原始数字内容的特征值获取待检测数字内容;
从待检测数字内容中提取特征值;
将原始数字内容的特征值与待检测数字内容的特征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检测数字内容与原始数字内容是否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内容的一致性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提取模块,用于从原始数字内容中提取特征值;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原始数字内容的特征值获取待检测数字内容;
第二提取模块,用于从待检测数字内容中提取特征值;
比较模块,用于将原始数字内容的特征值与待检测数字内容的特征值进行比较;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检测数字内容与原始数字内容是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02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网络接口的风向风速检测仪
- 下一篇:新型行进军鼓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