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通讯传送平面上大量告警的上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0558.1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侯秋香;张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8 | 分类号: | H04B10/08;H04L12/56;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洪;霍育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传送 平面 大量 告警 上报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讯领域传送平面上的数据传输技术,尤其涉及在传送平面上的大量告警的上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通讯领域,信息通信量与日俱增,对高速率的光通信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光通信设备可靠性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告警管理是网元设备中各个业务处理单元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各业务处理单元的告警信息,可以及时了解网元内部、网元之间的通信状态及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以便网络维护人员对出现问题的业务处理单元和网元设备及时维护,提高传输设备的可靠性。
以往,网元设备中各业务处理单元检测到来自不同类型检测点、来源板及端口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故障时,均要逐一形成告警报文而逐条上报给网元控制单元。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有许多针对同一检测点、来源板及端口的同一类型故障的告警报文重复出现,从而造成传输通讯链路的沉重负担。
随着光传输容量的不断增加,业务数量的增多,设备所能处理的时隙容量也大大增加,所需要传送的告警也越来越多,告警数据传输的通讯链路及传输网络的稳定性也将受到严峻的考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通讯传送平面上大量告警的上报方法及系统,以减少所需要上报的告警信息包的长度,从而减轻传输通讯链路的负担。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通讯传送平面上大量告警的上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得到所有需要上报的告警信息,依据各类告警在光网络的具体帧结构中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相同的各类告警组成一条报文,用不同的比特位来记录其告警状态信息;
(b)将压缩成的一或多条告警报文上报给网元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步骤(a)之前包括初始化步骤:定义上报告警的报文结构体,包括位置信息和相同位置信息的告警状态字段。
进一步地,步骤(a)先分配一报文缓冲区,并执行以下步骤:
(a1)从所述所有需上报的告警信息中依次取出一条告警信息;
(a2)遍历所述报文缓冲区,检查其中是否存在与该告警信息的所述位置信息完全一致的告警报文;若存在,将该告警信息据其告警类型填写相同位置信息的告警状态字段中相应的比特位,并执行步骤(a3);若不存在,则将该告警信息按其结构体内容转换成一条报文格式添加到所述报文缓冲区中,并将该告警信息据其告警类型填写相同位置信息的告警状态字段中相应的比特位;
(a3)判断所述得到所有需上报的告警信息中是否还有未整理成报文的告警信息,若有则返回执行步骤(a1);若无则接续执行步骤(b)。
进一步地,步骤(a)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检测点类型、来源板序号、端口号以及时隙号。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光通讯传送平面上大量告警的上报系统,包括网元及网元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网元包括各业务处理单元和告警信息处理单元;
其中,各业务处理单元与告警信息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检测的网元内部、网元之间的通信状态及运行状态形成各类告警信息传输给告警信息处理单元;
网元控制单元分别与各个网元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网元中告警信息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告警报文,并对各个网元进行控制;
告警信息处理单元含有存储单元、告警信息采集单元以及报文压缩处理单元;
其中,告警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网元和存储单元连接,用于采集所有需上报的告警信息,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单元内;
报文压缩处理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和网元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从存储单元里取出所有需上报的告警信息,依据各类告警在光网络的具体帧结构中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相同的不同类型告警组成一条报文,用不同的比特位来记录其告警状态信息,并将压缩成的一或多条报文上报给网元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报文压缩处理单元在初始化阶段定义上报告警的报文结构体,包括位置信息和相同位置信息的告警状态字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0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