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块效应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0612.2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1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同;胡昌启;张晓森;刘盈嘉;高山;熊联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4 | 分类号: | H04N7/24;H04N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效应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图像编解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解码过程中去块效应的实现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应用的推广,各种视频图像压缩标准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H.264、AVS(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制定的先进音视频编码)等视频编码标准中,均需要对图像作分块处理,这样,使得处理获得的每个块在变换及量化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块效应。所述的块效应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量化时分块处理过程中的量化误差引起,所述的块效应主要表现为梯形噪声和格形噪声,且该噪声将使图像的边缘变得明显甚至出现块状区域。
所述的梯形噪声出现在图像的强边缘处。由于DCT(离散余弦变换)的许多高频系数被量化为零,使得强边缘在变换域内不能被完全数字化,又由于图像的分块处理,使得穿过块边界的强边缘的连续性不能得到保证,从而在图像强边缘处出现锯齿状噪声,称之为梯形噪声。
所述的格形噪声出现在图像的平坦区域。在图像的平坦区域,亮度有递增或者递减的情况下,由于量化取整时进行了四舍五入,可能导致变换域的DC(直流)系数越过了相邻量化级的判决门限,造成在重建图像中相邻两个块出现亮度突变,使得视觉上出现片状轮廓,称之为格形噪声。
为此,需要对图像做去方块效应的处理。具体可以采用环路滤波器克服相应的块效应,如采用基于象素的块级边界强度判断滤波的实现方式实现去块效应的处理。
在采用基于象素的块级边界强度判断滤波方式实现去块效应处理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当前块边界两边的实际象素插值情况判断当前边界所在图像区域的平坦度,并根据平坦度情况判断针对当前边界的滤波强度(即边界强度);然后,对当前边界每行或每列象素判断边界的真伪特性,并对伪边界两边象素根据平坦度进行滤波,从而有效实现去块效应的操作。
采用基于象素的块级边界强度判断滤波方式实现去块效应处理过程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定义相应的参数
定义num参数,该参数是指对于一个块,在某一个滤波方向上的块边界周围的相似点对的个数;
如图1所示,粗实线是两个块的主边界,虚线是处于块内的次边界;则所述相似点是指:对于处于主边界两侧的象素集Rx和Lx(0<=x<=7),如果其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门限,则认为Rx和Lx是一对相似点;对于处于次边界两侧的象素集Lx和Mx(0<=x<=7)以及Nx和Rx(0<=x<=7),如果其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门限,则认为Lx和Mx或Nx和Rx是一对相似点;
(2)计算RegionFlatness(区域平坦度)
对于一条8×8块的边界,相应的计算RegionFlatness的方式可以为:
首先,设区域平坦度RegionFlatness的初始值为0;之后,对RegionFlatness值进行调整,具体为:
如果Abs(p1-p0)<Th1,则RegionFlatness加1,其中Abs(p1-p0)是指计算(p1-p0)的绝对值;如果Abs(p0-q0)<Th2,则RegionFlatness加1;如果Abs(q0-q1)<Th1,则RegionFlatness加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0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