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真空金属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1205.3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8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年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10;F24J2/46;F24J2/4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真空 金属管 太阳能 集热器 | ||
1.玻璃真空金属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至少三套集热管,每套集热 管包括两根同向相互套接的透明的内、外玻璃盲管,内、外玻璃盲管在开口 端相互熔接,并在内、外玻璃盲管之间设置真空腔,在内玻璃盲管内平行布 置金属管一和金属管二,金属管一、二在内玻璃盲管的盲端相互连通,金属 管一、二位于内玻璃盲管开口端的端部穿出内玻璃盲管并间隙式支撑在内玻 璃盲管的开口端,在内、外玻璃盲管之间设置聚光反射件,其特征在于:在 金属管一外设置至少两个金属翅片,在金属管一的翅片空隙之间设置金属管 二;
所述聚光反射件的反射面形状为一空间曲面,所述空间曲面为反射面截 线沿其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拉伸而成,反射面截线为以平面极坐标系中过极 点的极轴的垂线为对称轴的对称曲线,所述对称轴一侧的截线由三段以上顺 序相连的抛物线L0、L1、L2……Li组成,各段抛物线的焦点均位于平面极坐 标系的极点,各段抛物线Li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i=0,1,2,3,4,5......;
ρ为抛物线上的点到极点的距离即极径;
Pi为抛物线的焦参数,为相应抛物线的顶点至焦点距离的二倍;
θ为平面极坐标系中抛物线上的点的极角或幅角,180°≤θ≤270°;
为抛物线轴的偏转角,指抛物线轴以极点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角;
L1与L0的交点A1(ρ1,θ1)
L2与L1的交点A2(ρ2,θ2)
Li与Li-1的交点Ai(ρi,θi)
抛物线L0的轴与平面极坐标系的极轴的垂线间的夹角为0,此时,抛物 线L0未旋转,旋转角为0;
抛物线L1的轴相对L0的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为平面极坐标 系的极点,旋转的角度为称偏转角为
θ1对应的到达点(ρ1,θ1)处入射光线的平均入射角以下述直 线为代表,该直线与过极点的极轴的垂线间的夹角为偏转角依此 类推;过极点的极轴的垂线正是抛物线L0的轴;
抛物线L2 偏转角为
抛物线Li 偏转角为
相邻抛物线的焦参数P值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i=1,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真空金属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 内玻璃盲管的外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真空金属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翅片呈放射状,各金属翅片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金属管一外;金 属管一的外表面和金属翅片的外表面分别设置太阳能吸热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真空金属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翅片为两个,呈弧形,两个金属翅片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金属管 一外,另一端分别相向折弯;金属翅片的外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真空金属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 每套集热管的金属管一分别并接在汇总高温水管上,每套集热管的金属管二 分别并接在汇总低温水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真空金属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套集热管的金属管一、二依次串接,串接形成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在 两根汇总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年,未经黄永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12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用于处理网络信息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