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多酶乳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1225.0 | 申请日: | 200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9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丁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林权 |
主分类号: | A61K36/00 | 分类号: | A61K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乳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多酶超声乳化方法制备中药制剂的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不同的病人,有时疗效相差很大,除了中医的辨证因素外,胃、胰蛋白酶分泌不足,药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被充分乳化,不利于机体吸收,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药物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在胃、胰蛋白酶乳化作用下可分解为多肤、寡肽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被机体所吸收。全球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达54.3%,严重影响消化酶的分泌。由于直接口服胃、胰蛋白酶会引起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副作用,且疗效不佳。所以采用多酶乳化工艺流程在中药制剂中对其进行预处理,可增加生物活性成份,提高疗效,增强中药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在中药制备工艺中,以不同生物酶为原料,利用超声乳化分解中药制剂中的大分子物质提高中药制剂疗效的一种中药多酶乳化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药多酶乳化方法,是在由待乳化液20000-30000份、胃蛋白酶3-6份、木瓜蛋白酶4-8份、纤维素酶2-4份 胰酶4-9份组成。其特征在于将中药水煎剂或提取剂在常压下,温度28-36℃,PH5.6-6.3,加入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超声乳化30-40分钟后,调整温度至90-100℃,持续30分钟,静置,自然冷却6小时,调整PH7.1-7.5,温度28-36℃,在常压下加入胰酶超声乳化30-40分钟,再调温至90-100℃,持续40-5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静置24小时,调整PH7.1-7.3,相对密度1.10-1.15,虹吸出药液,再进入注射剂、丸、散剂等制备。
本发明在中药制备中增加多酶可使药剂中含有丰富的可被吸收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多肤、多糖等提高免疫功能的小分子,较传统制剂流程分别提高27.3%和18.5%,而鞣质含量降低31.4,降低了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刺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取待乳化液20000份、胃蛋白酶3份、木瓜蛋白酶4份、纤维素酶2份、胰酶4份,将中药水煎剂或提取剂在常压下,温度28-36℃,PH5.6-6.3,加入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超声乳化30-40分钟后,调整温度至90-100℃,持续30分钟,静置,自然冷却6小时,调整PH7.1-7.5,温度28-36℃,在常压下加入胰酶超声乳化30-40分钟,再调温至90-100℃,持续40-5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静置24小时,调整PH7.1-7.3,相对密度1.10-1.15,虹吸出药液,再进入注射剂、丸、散剂等制备。
实施例2
取待乳化液30000份、胃蛋白酶6份、木瓜蛋白酶8份、纤维素酶4份 胰酶9份,将中药水煎剂或提取剂在常压下,温度28-36℃,PH5.6-6.3,加入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超声乳化30-40分钟后,调整温度至90-100℃,持续30分钟,静置,自然冷却6小时,调整PH7.1-7.5,温度28-36℃,在常压下加入胰酶超声乳化30-40分钟,再调温至90-100℃,持续40-5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静置24小时,调整PH7.1-7.3,相对密度1.10-1.15,虹吸出药液,再进入注射剂、丸、散剂等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林权,未经丁林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1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骨折早期腹胀便秘的中药
- 下一篇:白术活络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