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爪棘轮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1420.3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生;王宗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宁生 |
主分类号: | F16H27/00 | 分类号: | F16H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8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歇运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无爪棘轮机构。
背景技术
棘轮机构在各行业中应用广范。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棘轮机构在五金工具领域应用在不断扩大。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棘轮机构已难适应现代工农业及五金工具业的进展。因此,研究高效率、高性能、高扭矩棘轮机构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近年申请此类专利众多。中国专利:一种棘轮机构,专利号02228083.9,该申请案公开了,多棘爪工作着力点位置差,使回旋角度小。然而,其工作原理和老式棘轮机构一样,欠缺开拓性。仍存在棘爪小、棘齿细、轴销弱等缺点,在稍大扭矩使用时,很容易产生跳齿甚至崩齿现象,且使用时要确认顺逆向。至于,多棘爪则对棘轮弹压阻力更大,回旋时,棘爪与棘轮滞带更易同时回旋,而使棘轮机构失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高性能、高扭矩;无顺逆向约束、回旋阻力小;零件少、便于制造;使用轻捷、具有开拓性创新的无爪棘轮机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齿数相等、每个齿都相互啮合的齿轮和内齿轮旁设有间隔空间,在齿轮一端面与内齿轮一端里面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可将啮合的齿轮和内齿轮推分离、并分别置于间隔空间中,分离后齿轮和内齿轮可各自单独转动。
所述齿轮和内齿轮,也可以是由齿数相等的若干个齿轮和内齿轮、分别轴向间隔叠置各为一个整体、组成的齿轮组和内齿轮组,齿轮组和内齿轮组上的齿轮可相互啮台、分离,齿轮组和内齿轮组上的每个齿轮、内齿轮旁设有间隔空间,齿轮组一端或两端和内齿轮组一端或两端的内面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可将啮合的齿轮组和内齿轮组推分离、且将齿轮组和内齿轮组上的每个齿轮、内齿轮分别置于间隔空间中,分离后齿轮组和内齿轮组可各自单独转动。所述齿轮、内齿轮的齿形和齿轮组、内齿轮组上齿轮的齿形,为任何便于轴向分离、啮合转动的凸形齿状。所述齿轮、内齿轮和齿轮组、内齿轮组的圆中心处可以设有通孔或不通孔。所述通孔为圆孔、三角孔、方孔、六棱柱形孔、八棱柱形孔和套筒头十二角形孔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无爪棘轮机构每个齿都啮合而扭矩大,齿数多则回旋角小,棘齿无弹压、回旋不易滞带,无顺逆换向钮固机构简单、零件少、易制造,顺逆向无需翻面、即可随愿顺逆向棘轮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主视图、图2左视图、所示无爪棘轮机构在棘轮梅花扳手上应用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主视图、图4左视图、所示无爪棘轮机构在双口尖尾棘轮扳手上应用示意图。
图5所示、是无爪棘轮机构在套筒扳手附件棘轮接杆上应用示意图。
图6主视图、图7左视图、所示无爪棘轮机构在棘轮切制螺纹和丝攻板手上应用示意图。
图中,齿轮1,内齿轮2,弹簧3,间隔空间4,齿轮组5,内齿轮组6,梅花扳口7,通孔8,封盖9,手柄10,导杆11,方榫孔12,卡槽13,方榫头14,卡珠15,与工作头装接16,小梅花扳口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图2中,在齿数相等、每个齿都相互啮合的齿轮1和内齿轮2旁设有间隔空间4,在齿轮1一端面与内齿轮2一端里面之间设有弹簧3,弹簧3可将啮合的齿轮1和内齿轮2推分离、并分别置于间隔空间4中,分离后齿轮1和内齿轮2可各自单独转动。
所述齿轮1和内齿轮2,也可以是由齿数相等的若干个齿轮和内齿轮、分别轴向间隔叠置各为一个整体、组成的齿轮组5和内齿轮组6,齿轮组5和内齿轮组6上的齿轮可相互啮合、分离,齿轮组5和内齿轮组6上的每个齿轮、内齿轮旁设有间隔空间4,齿轮组5一端或两端和内齿轮组6一端或两端的内面之间设有弹簧3,弹簧3可将啮合的齿轮组5和内齿轮组6推分离、且将齿轮组5和内齿轮组6上的每个齿轮、内齿轮分别置于间隔空间4中,分离后齿轮组5和内齿轮组6可各自单独转动。齿轮1、内齿轮2的齿形和齿轮组5、内齿轮组6上齿轮的齿形,为任何便于轴向分离、啮合转动的凸形齿状。齿轮1、内齿轮2和齿轮组5、内齿轮组6的圆中心处可以设有通孔8、台阶通孔和不通孔。所述通孔8、三角孔、方孔、六棱柱形孔、八棱柱形孔和套筒头十二角形孔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宁生,未经王宁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1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远程遥控汽车启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表面影蚀特殊效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