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板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1477.3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凌祥;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文红 |
地址: | 210009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热板换热器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的热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如果烟气温度很高(>800℃),大多采用高温热管换热器。高温热管作为换热器的主要传热单元,与普通热管相比,具有温差应力小、结构形式简单、不易受高温破坏等优点。但是,其制造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浪费能源等缺点成为制约高温热管换热器发展推广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热板换热器,这种热板换热器传热面积大,均温性佳、结构强度高、制造成本低,存在体积小,重量轻,比高温热管换热器性能、成本都有很大的改进与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板换热器,由芯体和隔板组成,所述芯体由若干热板组成,所述若干热板表面中间由所述隔板隔开,分成上下两个介质通道;所述热板由真空充液通道和接管组成。
所述芯体的材质可为铝、铜、不锈钢或其它导热性能佳的材质。
所述真空充液通道的断面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的形状,例如,真空充液通道为由上、下盖板、侧封条和底封条密封连接围成的矩形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真空充液通道内设有翅片,所述翅片形式可为锯齿、多孔、波纹形,翅片排布形式可横排、纵排或倾斜一定角度排布。
所述接管用以将真空充液通道抽真空并充装工作液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热板的表面上设有若干肋片或鳍片,从而强化蒸发段以及冷凝段的传热。此时,所述芯体由若干个带有肋片或鳍片的真空充液通道构成,其中肋片通道由一隔板分隔成冷介质和热介质通道,实现冷热流体逆流型流动。使用时,换热器整体呈垂直或倾斜一定的角度布置,以保证真空充液通道内的工作液体能够从冷介质段自然回流到热介质段。
本发明将带有肋片的真空充液通道叠置,热介质通道和冷介质通道并列布置,真空充液通道内工作液体通过内部相变进行热量转移,使热流体和冷流体之间形成逆流型流动,具有均温性佳、传热面积大、结构强度高、换热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与高温热管换热器相比,成本下降40%,且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带肋片热板的空间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热板换热器外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热板换热器由芯体100和隔板104组成。芯体100由若干热板103组成。热板103由若干个带有肋片或鳍片211、212的真空充液通道102和接管101构成。每个热板103的表面由一隔板104将肋片分隔成上、下两介质通道,即热介质通道105和冷介质通道106,实现热流体和冷流体的逆流流动。同时,隔板104将若干热板103连为一体。接管101设置在真空充液通道102的上部,用以将真空充液通道102抽成真空并充装工作液体,接管101封口的方式可为焊接或封口钳等可使其达到完全密合的封装方法。
参照附图2,真空充液通道102前后设有盖板221和盖板222,上部设有接管201,盖板211和盖板212上带有肋片211和212。内部设有纵排的锯齿型翅片231。盖板221和盖板222、以及锯齿型翅片231之间采用真空钎焊方式连接;接管201和真空充液通道102之间采用普通焊接的连接方式。
工作时,热板103整体呈水平倾斜布置或垂直布置,真空充液通道102内的工作液体在热介质通道105段吸收热量,蒸发成为蒸汽,运动到冷介质通道106段冷凝放热成为液体,将热量传给冷介质后自然回流到热介质段。肋片结构211和212增大热板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强化了热板换热器的传热。
实施例2
参照附图3,热板换热器的另一种外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上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冷介质侧在各热板103的外部封闭环绕了中空的水夹套301,每个水夹套301上设有进口和出口,进出口焊有接管311和312,图3中箭头指向表示介质的流动方向,一般为低进高出。工作时,冷介质从进口接管312进入水夹套301,真空充液通道102内的工作液体在热介质段105吸收热量,蒸发成为蒸汽,运动到冷介质段106对水夹套301内的冷却介质释放热量,同时凝结成为液体,如此往复循环,使热量源源不断传给水夹套301内的冷介质,水夹套301内的冷介质吸热后变为热介质从出口接管311排出。热板以相变传热的方式进行工作,同时还加加有肋片结构211和212和水夹套301,因此,传热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1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