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存储介质的连接插槽的短路防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1677.9 | 申请日: | 200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3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安昌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威;张金海 |
地址: | 21533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存储 介质 连接 插槽 短路 防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介质的连接插槽,特别涉及为防止当大多数存储介质在同一连接插槽里共同使用时发生的信号短路现象而进行控制的用于存储介质的连接插槽的短路防止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存储介质的发展,开发出了被当作数码相机等数码携带装置的辅助记忆装置而使用的多种多样的内存卡。内存卡根据其所应用的数码产品的不同,其大小和存储容量等也是多样的。例如有SD卡(Security digital card),XD卡(Extreme Digital card),MS(Memory stick)卡,MS-Pro(Memory stick-PRO)卡等。
此外,现在,只有当产品具有与内存卡的规格及规定相对应的专用接口的插槽时,才可以使用上述的某一个内存卡,直接使用某一个产品中规格及规定各不相同的多种多样的内存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最近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内存卡可以插入同一连接插槽中共同使用的插槽(或者插座)构造。
例如,如图1所示一般个人电脑的构成示意图,其构成不是为不同种类的SD卡,XD卡,MS卡,MS-Pro卡等分别提供与其接口相符的专用插槽,而是使其在同一内存卡连接插槽10中进行使用。那些内存卡通过南桥(south bridge)3和北桥(north bridge)2芯片提供能使中央处理器(CPU)1读取数据的形态。
这可以避免在分别提供应用各个内存卡的插槽的情况下,产品在设计时由于体积整体增大而引起的费用等大幅增加的缺点。
但是,在上述SD卡,XD卡,MS卡,MS-Pro卡等共同使用一个连接插槽时,使用彼此各不相同的内存卡时容易发生信号和信号间的短路现象,从而进一步引起系统装载等的错误操作等问题。这与利用一个连接插槽使用多种内存卡,为使用者图便利的初衷是相悖的。
图2是图1的个人电脑中具备的内存卡的连接插槽的构成示意图。根据附图,在把SD卡,XD卡,MS卡,MS-Pro卡插入连接插槽时,为访问各个内存卡而具备与其分别对应的端子。即,由自内存卡插入的方向检出XD内存卡的第1端子10,访问MS内存卡和SD内存卡的第2端子20,以及访问MS-Pro内存卡的第3端子30按顺序构成。上述端子的两端各自提供不同的功能。上述端子10具备为检出电源供给的针10a和上述XD内存卡的针10b。上述端子20由MS内存卡和SD内存卡的第1数据线20a和第2数据线20b形成。上述端子30由MS-Pro内存卡的第1数据线30a和第2数据线30b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使用者在使用XD内存卡时,在将其插入至第1端子10部分为止的状态下,可以访问所述内存卡。同理,在使用SD内存卡和MS内存卡时,在将其插入至第2端子20部分为止的状态下,可以访问所述内存卡。
但是,MS-Pro内存卡虽然在插入至第3端子30部分为止的状态下可以访问,此时,由于MS-Pro内存卡被频繁的使用,如果用涂布处理过的层面脱落的话,其金属部分与上述第2端子20的第1数据线20a的‘MS_Data1&SD_Data1’和第2数据线20b的‘MS_Data2&SD_Data2’相接触,发生短路现象。因此,内存卡引发不能正常识别或发生错误操作的问题。
即,参照在内存连接插槽中具体图示第1数据线20a的‘MS_Data1&SD_Data1’和第2数据线20b的‘MS_Data2&SD_Data2’的图3,由于‘MS_Data1&SD_Data1’和‘MS_Data2&SD_Data2’具有通过各自的一个传送线传送数据的构造,所以不可避免地很容易发生短路。换句话说,由于SD内存卡和MS内存卡使用同一数据传送线而发生信号短路现象,这是发生了应当使用包含上述第1数据线20a和第2数据线20b在内的所有数据线的MS-Pro内存卡不能被识别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存储介质的连接插槽的短路防止装置,控制所述装置以当多种存储介质内存卡在一个连接插槽中被使用时,防止由于内存卡的金属外皮和数据线的接触而引发的信号短路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1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