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1895.2 | 申请日: | 200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5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巾红;王恒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新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20/44;C08F212/08;C08F2/24;C08F4/30;C08F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胶 聚合 高分子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墨粉的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生产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印刷机等设备用墨粉用的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树脂是生产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印刷机等设备用墨粉的主要原料。目前,用的较多的高分子树脂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溶剂法制成的树脂,另一种是采用悬浮法制成的树脂。前者是以甲苯为溶剂、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及辅料制成的二元共聚树脂,其中的甲苯在生产过程中难以脱净,会有一部分残留在树脂中。用这种带有甲苯的树脂制成的墨粉,仍然有毒,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且采用甲苯作为溶剂,生产成本较高。后者是以去离子水为溶剂、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明胶、淀粉和过氧化甲酰为原料而制成,虽然这种树脂无毒、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但在生产过程中需用大量清水进行漂洗,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这种树脂,无毒、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的特点是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硬质单体分子原料33~45份;
软质单体分子原料5~15份;
交联剂0.01~5份;
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0.01~3份;
表面活性剂0.01~3份;
分子量调节剂0.01~5份;
过硫酸铵0.01~3份;
水35~70份;
其中:所说硬质单体分子原料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和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软质单体分子原料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任意一种;交联剂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二乙烯基苯中的任意一种;表面活性剂是广东清新县汉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DMS-45型活性剂或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436型活性剂;分子量调节剂是线辛二聚基或马来酸二丁酯;所说的水是自来水或去离子水。
制备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硬单体分子原料、软单体分子原料、交联剂、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表面活性剂、分子量调节剂、过硫酸铵和四分之一的水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制成乳化液;
然后,将余下的四分之三水倒入反应釜内并加热至65~95℃,在搅拌的同时,将上述乳化液在1.5~3小时的时间内缓慢滴入反应釜内;之后,在65~95℃的温度下恒温保持1~3小时,得到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发明的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是用硬质单体分子原料、软质单体分子原料、丙烯酸、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表面活性剂、分子量调节剂、过硫酸铵和水而制成,以水为溶剂,无毒,对人体健康无害。
由于本发明的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以水为溶剂,与用甲苯作为溶剂相比,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本发明的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在生产过程中,不需漂洗,用水较少,不仅可节约水资源,而且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取33份的硬质单体分子原料、5份的软质单体分子原料、0.01份的交联剂、0.01份的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0.01份的表面活性剂、0.01份的分子量调节剂、1份的过硫酸铵和35份的水。
先将硬单体分子原料、软单体分子原料、交联剂、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表面活性剂、分子量调节剂、过硫酸铵和四分之一的水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制成乳化液。
然后,将余下的四分之三水倒入反应釜内并加热至65℃,在搅拌的同时,将上述乳化液在1.5小时的时间内缓慢滴入反应釜内。之后,在65℃的温度下恒温保持1小时,得到乳胶聚合高分子树脂。
其中:所说硬质单体分子原料是甲基丙烯酸甲酯;软质单体分子原料是甲基丙烯酸丁酯;交联剂是丙烯酸;表面活性剂是广东清新县汉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DMS-45型活性剂;分子量调节剂是线辛二聚基;水是自来水。所说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是含有10个乙氧基的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第二个实施例
取38份的硬质单体分子原料、8份的软质单体分子原料、2.5份的交联剂、2份的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2份的表面活性剂、1份的分子量调节剂、2.5份的过硫酸铵和50份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新,未经王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1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直肠前突修补的生物填塞引流物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防漏气型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