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卸料离心机中的洗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2521.2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8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顾坤一;张海;张威;陈伟;陈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5/12 | 分类号: | B04B15/12;B04B3/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卸料 离心机 中的 洗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离心卸料离心机,尤其涉及到离心卸料离心机中的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卸料离心机是一种无机械卸料装置的自动连续卸料离心机。其转鼓为圆锥形,滤渣在圆锥形转鼓中,依靠本身所受到的离心力克服滤渣与筛网的摩擦力,沿筛网表面向转鼓大端移动,最后自行排出转鼓,在移动中完成分离和卸料。由于该种离心机在全速下自动连续完成进料、分离、洗涤、干燥及卸料等过程,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处理量大、运转及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在化工、食品、采矿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目前,离心卸料离心机中的洗涤装置都很简单,通常包括一根穿设在机盖中的洗液管,该洗液管伸入转鼓中。安装有上述洗涤装置的离心卸料离心机的工作过程为:悬浮液沿着进料管进入到转鼓小端,随着悬浮液的不断进入,先期到达筛网上的悬浮液在随后到达的悬浮液的挤压下向转鼓大端移动,在离心力作用下,大部分液相经筛网网隙和转鼓体的滤孔排出转鼓,含有少量存留液的滤渣被截留在筛网上。该滤渣在锥形转鼓内受离心力作用,产生沿转鼓母线向着转鼓大端的分力,此力若大于滤渣与筛网的摩擦力,滤渣便沿筛面向大端滑动。这时,洗液管中的洗涤液进入转鼓中、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洒布在滤饼经过的路线上,使得滤饼经过时得到洗涤。经过洗涤的滤饼继续向转鼓大端滑行,随着转鼓直径增大,滤渣受到的离心力也增大,滤渣逐渐变薄,继续进行脱液,最后,滤渣移到转鼓出口处即大端端口、并被甩出转鼓,从而完成离心机的工作过程。由此可见,悬浮液从分离、洗涤到卸料的过程是由转鼓小端到大端连续进行的;离心卸料离心机通过固定穿设在机壳中的洗液管导入洗涤液,向快速通过转鼓锥面的滤渣层喷洒,来达到洗出滤渣中所含杂质的目的。由于洗液管喷液口是固定的,喷洒的洗涤液只可能在局部的范围之内,而滤渣是快速移动的,这样就难以避免部分滤渣得不到洗涤或洗涤不充分,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向快速移动的滤渣表面均匀洒布洗涤液的离心卸料离心机洗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离心卸料离心机中的洗涤装置,包括:穿设在机壳中的洗液管,离心机转鼓中设置有洗液仓,转鼓与洗液仓同向同速旋转,所述的洗液管伸入到洗液仓中,洗液仓的仓体上设置有至少三圈喷液口,每圈喷液口由位于同一圆周上的若干个均匀布置的洗涤孔组成。
上述的洗液仓的仓体的中部凸出,所述的喷液口布置在该凸出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洗液仓,在洗液仓的仓体上设置三圈喷液口,而且每圈喷液口由若干个均匀布置的洗涤孔组成,从而提高了洗涤液的洒布密度;三圈喷液口喷出的洗涤液在转鼓体的内壁圆周上形成了一个洗涤区,实现了对滤渣的同步洗涤,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机壳,3、喷液口,4、转鼓,5、筛网,6、洗液仓,7、机盖,8、洗液管,9、进料管,10、排渣口,11、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离心卸料离心机中的洗涤装置,包括:穿设在机盖7中的洗液管8,离心机转鼓4中设置有洗液仓6,所述的洗液管8伸入到洗液仓6中,洗液仓6的仓体中部凸出,在该凸出部设置有三圈喷液口3,每圈喷液口3由位于同一圆周上的若干个均匀布置的洗涤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2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注塑机
- 下一篇:一种车用醇类制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