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癔病性瘫痪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2728.X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尹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克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K36/899;A61P25/00;A61K35/6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3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癔病 瘫痪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癔病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癔病性瘫痪的中药。
背景技术
癔病,或称癔症,或称歇斯底里,系由于心理因素或暗示或自我暗示等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发的短暂的猜丽辱碍,躯体障碍,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目前,人们痪有癔病性瘫痪疾病时,在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人们都是到医院治疗,一般都是使用西药或者打针进行治疗,而在乡镇,特别是一些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人们痪有癔病性瘫痪的疾病时,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如果想要治病需要花费很多的路费去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去求医,加之医院的治疗费用及医药费用昂贵,人们往往不去看病治疗,任其自然痊愈,有些病痪者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费用低廉的治疗癔病性瘫痪的中药。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组成:制半夏、厚朴各12克,茯苓20克,苏叶6克,川芎、苍术各12克。辅助方剂:偏痰热者加栀子12克,浙贝母15克,鲜竹沥20毫升;偏血瘀者加水蛭6克,土鳖虫10克;无大便者加大黄15克;阳虚重者加仙灵脾12克,杜仲、制附子各10克;气虚重者加黄芪30克,党参20克。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药方中的配药物质全部使用天然的中草药,然后加上传统的炮制方法制作而成,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药物费用低廉,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该中草药配伍简单,药物配方中所使用的药物完全使用天然草药,取、用方便,制作方法简单,服用治疗效果好,药物价格低廉,特别能够适应居住在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的人们使用,对痪有癔病性瘫痪疾病的人们治疗费用低廉,解决了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治病的问题。
该中草药为祖传方剂,主治癔病性瘫痪。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臼1剂。使用该方剂治疗了癔病性瘫痪病痪者256例,其中使用一个疗程治愈87例,占34%;使用二个疗程治愈93例,占36%;使用三个以上疗程治愈51例,占20%;控制病情24例,占9%;没有治疗效果2例,占1%,对癔病性瘫痪疾病治愈率效果明显,没有治疗效果的病痪者仅占1%,痪者服用该方剂的治疗过程中,没有产生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组成:制半夏、厚朴各12克,茯苓20克,苏叶6克,川芎、苍术各12克。辅助方剂:偏痰热者加栀子12克,浙贝母15克,鲜竹沥20毫升;偏血瘀者加水蛭6克,土鳖虫10克;无大便者加大黄15克;阳虚重者加仙灵脾12克,杜仲、制附子各10克;气虚重者加黄芪30克,党参2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克华,未经尹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27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