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藻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2808.5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项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耀明;焦立国;谢光;杨华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650101云南省昆明市五***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的除藻净化产品以及这种产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的增长,水源被污染的状况日趋严重。在地表水的富营养化,无机物、有机物等成份复杂的情况下,蓝藻的大量繁殖使得水体被污染、变臭的问题刻不容缓。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不少内陆湖泊、河流,由于城市生活排污、工业废水排放,致使水质受污染富营养化,乃至蓝藻的大暴发。昆明滇池、无锡太湖、安徽剿湖尤为突出,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多年来,国内不少科研部门一直在探索、寻求一条科学合理的治理之路。
湖泊水体的污染治理是一较为复杂的问题,必须综合考虑,要达到根治的目标所投入的资金量大、耗时久远。在治理方案的选择上,不少科研部门偏重于物理和生物防治,而对于化学净化,则一直当心一种新的化学物质介入水体之后会带来二次污染,这一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工作者。
治理方案的选择应本着从科学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并举,对治理前后的水质变化及治理成本方面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化学絮凝和物理吸附双重功效,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蓝藻和其它污染物,以硅藻土为主要成分的固体除藻净水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固体除藻净水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除藻净水剂,它主要由SiO2、Al2(SO4)3和Fe2(SO4)3组成,其中SiO2的质量含量为65~85%,优选65~80%,Al2(SO4)3和Fe2(SO4)3的质量含量为20~25%。
一种除藻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将硅藻土矿在550~800℃的温度下焙烧1~10小时,焙烧冷却后的物料经粉碎筛选得到粉状硅藻土,再将粉状硅藻土与稀硫酸混合,再熟化堆存20~60小时得到半成品,将半成品干燥粉碎得到除藻净水剂。
其中,硅藻土矿中,SiO2质量含量50~70%,Al2O3≥8%(质量含量),Fe2O3≤10%(质量含量),以Pu计重金属含量≤0.05%(质量含量),有机质在10%左右(优选5~15%)。硅藻土矿利用有机质的燃烧进行焙烧,焙烧时间为1~10小时,优选2~4小时。粉状硅藻土与稀硫酸混后熟化堆存20~60小时得到半成品,优选40~55小时;半成品中游离酸(SO42-)含量不大于0.5%。半成品干燥至含水量在5%以下,粉碎至粒度≥80目。其中稀硫酸的用量为恰好使粉状硅藻土中所含的Al2O3和Fe2O3完全反应,其浓度优选为40~60%。
本发明是采用对硅藻土块矿经焙烧磨粉后与硫酸进行酸化反应,其化学反应按(1)和(2)式进行,利用硅藻土矿中所含的Al2O3和Fe2O3经硫酸化形成的盐类,使产品具有絮凝和吸附双重功能而起到除藻净水作用。因此硫酸的用量是根据硅藻土矿焙烧后Al2O3和Fe2O3的含量来相应调整的,其用量一方面需要使Al2O3和Fe2O3充分反应完全,另一方面使得净水剂中游离酸(SO42-)含量不大于0.5%。对于稀硫酸浓度的选择,主要根据稀硫酸是否能充分湿润粉状硅藻土。
Al2O3+3H2SO4→Al2(SO4)3+3H2O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耀明;焦立国;谢光;杨华,未经项耀明;焦立国;谢光;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2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地下屏障的低温监视系统
- 下一篇:偶极型宽带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