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脑横机的喂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3413.7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冯加林;巫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加林 |
主分类号: | D04B15/00 | 分类号: | D04B15/00;D04B15/4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26625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横机,尤其涉及一种电脑横机的喂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横机结构及编织线的引导如图4。在编织机上端部均布有若干挑线架100,在其两侧各设置一边线架101,梭箱102安置在梭杠103一侧,梭箱控制机构106安装在机头104上侧的连接架107内,并由机头104带动。参与编织的每一中编织纱线的线团105放置在编织机后侧或顶端上,其上的线头由对应的一挑线架100引出并都要通过机架一侧的边线架101引向梭杠上所对应的每一梭箱102。
上述的这种引线方法,使编织纱线经折弯才能被引入梭箱,编织纱线在被引导时受到的拉力(阻力)大,易被拉断。且每一种编织纱线由于所对应的挑线架至边线架101的距离不一样,所受的的拉力也不一样,造成各编织纱线所受拉力不均衡。如编织物花型所需嵌花线的品种较多时,则多种嵌花线都要集中通过两侧的边线架101引入,编织线之间易相互缠绕粘接,影响着每一种编织线的顺畅引导。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外一些编织机生产企业的关注,也对此进行了改进。目前国外就有一种直接将挑线架上的编织线引导至梭箱的电脑横机。在该种电脑横机中,梭杠上的每一梭箱都由一对应的电机和相应的传动机构传动。所以,传动机构极为复杂,造价很高。由于每一电机及对应的传动机构需要一定的放置空间,这使梭杠上的梭箱数量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编织花形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设计一种直接将挑线架上的编织线引导到梭箱以减小编织线所受的拉力并使各编织线受力均衡,同时驱动梭箱的传动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使梭杠上的梭箱更多放置的这样一种电脑横机的喂纱装置,它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到实施:
包括、梭杠、梭箱和梭箱控制机构,其中梭箱控制机构置于梭杠上部两侧,梭箱置于梭杠下部两侧,梭箱控制机构通过其上的卡舌传动连接梭箱,使之与其一起沿梭杠移动。
所述梭杠上设有导电片,梭箱控制机构上设有碳刷,梭箱控制机构的电源控制信号通过导电片与碳刷的触接输入梭箱控制机构。
所述梭箱控制机构包括碳刷、电磁铁、卡舌、卡舌拨叉、回位弹簧、碳刷座和底板,电磁铁固定在底板内侧,卡舌滑接于底板内侧的一滑槽中,碳刷通过一碳刷座固定在底板上,使碳刷置于底板的外侧,卡舌拨叉铰接在底板上,其一端与电磁铁的铁芯下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卡舌下端,回位弹簧与卡舌连接。
所述导电片沿梭杠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梭杠上部两侧的侧面上,梭箱控制机构在梭杠上移动或静止于梭杠上时,碳刷触接导电片,将导电片上的电源信号导入电磁铁的信号输入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原先设置在机头连接架上的梭箱控制机构设置在梭杠上,一方面使每一挑线架上的编织线可直接引导到所对应的梭箱上,各编织线不需折弯,不会相互缠绕纠集,其所受拉力减少,并且各编织线受力均衡,有利于提高编织质量。另一方面,每一梭杠上设置的一梭箱控制机构可通过电脑指令对该梭杠上的若干梭箱进行控制,传动结构十分简单,但运行准确有效,使电脑横机的性价比大大提高低。同时,因对梭箱传动的机构简单,使梭杠上梭箱更多地放置,又因编织线直接引入梭箱,相互间不易纠缠,这样可引入更多的嵌花编织线,满足更多、更为复杂编织花型需要,使电脑横机的编织性能更优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发明的结构的A-A剖视图。
图3是采用本发明喂纱装置的电脑横机及编织线引导示意图。
图4是现有电脑横机中最常见的编织线引导示意图。
图中,20机架,100挑线架,101边线架,102梭箱,103、200梭杠,104机头,105线团,106、300梭箱控制机构,107连接架,201导电片,202同步带,203同步轮,204刷槽,301碳刷座,302碳刷,303电磁铁,304卡舌,305卡舌拨叉,306电磁铁芯,307底板,308回位弹簧,40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对照图1、图2,梭箱控制机构300置于梭杠200上部两侧,梭箱102置于梭杠200下部一侧,梭箱控制机构300通过其上的卡舌304传动连接梭箱102,使之与其一起沿梭杠200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加林,未经冯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3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