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裂缝进样的便携式高效毛细管电泳芯片的设计和制作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4527.3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4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鞠熀先;翟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53 | 分类号: | G01N27/4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裂缝 便携式 高效 毛细管 电泳 芯片 设计 制作 | ||
1.一种采用裂缝进样的便携式高效毛细管电泳芯片,其制作步骤如下:
(1)芯片模板制备:用玻璃或有机玻璃制作;
(2)聚二甲基硅烷前驱体液配制:将二甲基硅烷低聚体液和交联剂以10∶1 的质量比混合均匀,除气后备用;
(3)芯片分离管道的准备:取一定长度的熔硅石英毛细管,清洗并干燥后,依 次在适当位置割一轻和两重划痕;
(4)芯片毛胚制作:将(3)中制备的熔硅石英毛细管置于芯片模板中,倒入(2) 中制备的聚二甲基硅烷前驱体液至完全覆盖毛细管,75℃加热2小时至聚二甲基 硅烷弹性体固化成型,冷却至室温,施加压力使聚二甲基硅烷弹性体中包裹的毛细 管断成三截,将两端的毛细管从弹性体中抽出,形成正对分离管道的弹性直通道;
(5)芯片的成型:将(4)中制备的芯片毛胚分别制作缓冲液池、样品池、废液 池,冷却腔、光检测孔以及进样通道裂缝。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模板的特别设计可以方便 快速的形成芯片毛胚且保证了芯片制作的重复性。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所述的二甲基硅烷低聚 体液和交联剂以10∶1的质量比混合以及步骤(4)中75℃加热2小时的固化条件可 以确保芯片基体弹性、透明度和硬度,利于进一步的加工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45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