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短信实时拦截的方法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5019.7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汪衣冰;于明;童恩;孙国峰;魏欣;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M3/4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2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短信 实时 拦截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服务提供商有效地进行垃圾短信实时拦截,以提高移动用户(服务消费者)普遍满意度的技术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短信的日益普及,出现不少人利用短信群发器,向移动用户发送垃圾短信,谋求非法利益的短信,既对网络造成冲击,又容易产生用户投诉。
发明内容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垃圾短信实时拦截的方法与系统。此系统能够完成对垃圾短信实时拦截。
系统组网方式如下:
1)短消息中心,处理短消息的存储、转发、调度等
2)实时垃圾监控系统,做短消息的分析,判断是否为垃圾短信及是否达到加入黑名单的条件
3)BO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4)HLR,归属位置寄存器
5)MS,短消息的发送,接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短信实时拦截的系统,其逻辑架构中各各模块如下:
1)短消息采集模块,负责采集短消息中心数据
2)消息分析单元,负责对短消息分析
3)黑名单处理单元,负责与BOSS接口,请求BOSS实时关闭用户发送短信功能
4)BOSS,通过HLR实时关闭用户发送短信功能
5)HLR,关闭用户发送短信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短信实时拦截的系统,其逻辑架构中各模块如下:
1)短消息采集模块,负责采集短消息中心数据
2)内容分析单元,负责对短消息内容分析
3)行为分析单元,负责对短消息发送行为分析
4)黑名单处理单元,负责与BOSS接口,请求BOSS实时关闭用户发送短信功能
5)BOSS,通过HLR实时关闭用户发送短信功能
6)HLR,关闭用户发送短信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短信实时拦截的方法,其基本流程在于:
1主叫MS发送短消息
2短消息中心转发短消息到短消息采集单元
3短消息采集单元分发短消息到消息分析单元
4消息分析单元分析短消息是否是垃圾短信
5.1消息分析单元将分析结果返回给短消息采集单元
6短消息采集单元返回分析结果到短消息中心
7.1如果此条短消息是垃圾短信,则短消息中心删除此消息
7.2如果此条短消息不是垃圾短信,则短消息中心下发此短消息到被叫MS
5.2如果消息分析单元分析出的结果达到加入黑名单的条件,消息分析单元请求黑名单处理单元加入主叫MS号码为黑名单
6黑名单处理单元通过与BOSS接口,请求把主叫MS号码加入BOSS黑名单7BOSS把主叫MS号码加入BOSS黑名单,并请求HLR对主叫MS号码停止发送短信功能
8HLR停止主叫MS号码短信发送功能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针对当前的垃圾短信控制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现网垃圾短信封堵技术主要采用事后分析计费话单或统计话单的手段,只能在几十分钟后才能进行垃圾短信的封堵。本发明通过事前实时拦截的技术手段,采用一判断、二过滤、三缓存的方法。一判断主要指关键字判断的方式,二过滤是指以10秒为单位的门限过滤,三缓存对于1分钟内发送短信的数量超过一定门限进行缓存,从而解决事后封堵的滞后问题。预计该专利应用到生产系统后,垃圾短信拦截封堵的速度、效率、覆盖率以及准确性将有本质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垃圾短信实时拦截系统组网方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垃圾短信实时拦截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垃圾短信实时拦截系统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垃圾短信实时拦截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垃圾短信实时拦截系统组网方式示意图。
系统组网方式如下:
1)短消息中心,处理短消息的存储、转发、调度等
2)实时垃圾监控系统,做短消息的分析,判断是否为垃圾短信及是否达到加入黑名单的条件
3)BO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4)HLR,归属位置寄存器
5)MS,短消息的发送,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