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噻嗪酮和吡蚜酮复配杀虫剂及其防治害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5173.4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0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桂梅;潘以楼;杨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86 | 分类号: | A01N43/86;A01P7/04;A01N43/6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4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噻嗪酮 吡蚜酮复配 杀虫剂 及其 防治 害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噻嗪酮和吡蚜酮复配杀虫剂及其防治害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三种: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我国以褐飞虱危害最重。在江淮稻区,褐飞虱常年发生2~5代,白背飞虱4~5代。灰飞虱一般在当地越冬,只进行短距离迁移,在江浙地区常年发生5~6代,但以1~2代危害最重。我国稻飞虱的防治在60~80年代主要应用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类等杀虫剂在若虫高峰期喷雾防治;但在90年代以后,我国推广使用噻嗪酮防治稻飞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0年代末期,开始推广应用吡虫啉防治稻飞虱,但由于连续使用,在生产上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又由于近年来生产上推广使用三唑磷防止水稻螟虫,该药剂对水稻飞虱有刺激其繁殖的作用,使得近年来稻飞虱(特别是褐飞虱和灰飞虱)呈特大发生。目前我国对稻飞虱的防治稻飞虱的防治主要有噻嗪酮、吡虫啉、氟虫腈、敌敌畏、敌百虫等,这些药剂中有的已有抗药性,有的对稻田天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有的使用不安全,在稻田使用容易造成施药人员的中毒,对环境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飞虱和蚜虫等害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对环境影响小的噻嗪酮和吡蚜酮复配杀虫剂及其防治害虫的方法。
本发明的噻嗪酮和吡蚜酮复配杀虫剂中包含的有效成分为噻嗪酮和吡蚜酮,这两种有效成份的重量比为10∶1~1∶10。
本发明的上述杀菌剂可以是可湿性粉剂,其各组成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噻嗪酮1~30%、吡蚜酮30~1%、农药可湿性粉剂助剂5~15%、余量为高岭土。
本发明的杀虫剂也可以是上述噻嗪酮和吡蚜酮有效成份与常规农药助剂及填充料一同配制成的其他的常规农药剂型。
本发明的杀虫剂防治水稻飞虱的方法是:在水稻飞虱若虫高峰期近,按照每公顷中噻嗪酮和吡蚜酮总量20~150克的有效量兑水450~600千克喷粗雾。
本发明的杀虫剂防治蚜虫科害虫和粉虱科害虫的方法是:在蔬菜上蚜虫若虫高峰期或粉虱若虫盛发期,按照每公顷中噻嗪酮和吡蚜酮总量20~150克有效用量兑水600~900千克喷雾。
本发明的杀虫剂防治果树蚜虫和蚧壳虫的方法是:在蚜虫若虫或蚧壳虫盛发期,按照每公顷中噻嗪酮和吡蚜酮总量20~150克有效用量兑水900~1200千克喷雾。
本发明利用的噻嗪酮为噻二嗪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同翅目害虫(飞虱、叶蝉、粉虱、蚧壳虫)具有触杀、胃毒、和抑制产卵作用,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若虫蜕皮畸形而缓慢死亡,可适用于水稻、果树、茶树等,持效期都在30天以上,对天敌安全。本发明利用的吡蚜酮为吡啶杂环类杀虫剂,吡蚜酮属非杀伤性新型杀虫剂,作用方式独特,它不直接击倒害虫,对昆虫没有直接毒性,但昆虫接触到该药剂后就立即停止取食,且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对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有特效,适用于蔬菜、水稻、棉花、果树及多种大田作物,持效期都在20天以上;本发明药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哺乳动物低毒,对鸟类、鱼类和非靶标节肢动物安全。本发明中的吡蚜酮的全新作用方式,使得与其它药剂无任何交互抗药性。本发明利用了噻嗪酮对昆虫的触杀、胃毒、和抑制产卵作用和吡蚜酮的触杀、内吸传导致使昆虫拒食的作用,且弥补了噻嗪酮对稻飞虱成虫无效的不足,还可以克服部分地区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该发明药剂持效期长,对天敌安全和对环境低毒,可发挥其在综合防治中的优势。有利于减少用药次数和减少环境污染,也可避免对天敌的伤害,有利于综合防治,同时还可提高稻米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噻嗪酮和吡蚜酮复配杀虫剂的第一组实施例及其对稻褐飞虱杀虫活性的室内测定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