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驾驶证的防伪结构及其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5197.X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虞力英;孙正良;尚炜;陈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4F1/12 | 分类号: | B44F1/12;B42D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41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驾驶证 防伪 结构 及其 识别 方法 | ||
1.一种用于驾驶证的防伪结构,在卡证本体的塑封薄膜上,设置有由微结构构成的标识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图案至少包括三种图形区域,第一图形区域由取向正交结构的亚波长结构光栅组成,构成单色效果的双视觉通道;第二图形区域由主体形状为正方形的光点构成,图形边缘的光点形状由图形外轮廓确定,具备光滑性,所述光点内设有干涉条纹;第三图形区域由条形散斑微结构构成,它对白光反射具有定向消色差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驾驶证的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形区域中的亚波长结构光栅周期为300~450纳米,槽形深度为80~150纳米,在该微结构上填充有透明高折射率介质层,介质折射率大于1.8;所述第二图形区域中的干涉条纹结构周期为0.8~1.2微米;所述第三图形区域中的条形散斑微结构线宽在0.25~10微米范围内随机变化,结构浮雕深度范围为0.15~0.35微米。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驾驶证的防伪结构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待识别的卡证,使白光照射在所述第一图形区域上,在镜面反射方向观察,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其中一个图形区域中的亚波长光栅取向时,该区域图形呈绿色,微结构方向与其正交的另一个区域的图形呈蓝色;将驾驶证绕中心法线转动90°观察,前一个图形区域的颜色转为蓝色,后一个图形区域的颜色转为绿色;所述第二图形区域中图案的形状与色彩随着观察角度的改变而改变;绕中心法线方向转动驾驶证,观察第三图形区域,当入射光线方向平行于散斑取向方向时,第三图形区域为透明色;当入射光线方向垂直于散斑取向方向时,第三图形区域为乳白色;符合上述特征,则认定该驾驶证为真;否则认定该驾驶证为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驾驶证的防伪结构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图形区域,当用40#以上的显微镜观察光点时,光点的形状随着线条外轮廓的改变而变化,线条轮廓具有光滑性时,该驾驶证为真;否则为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1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脂定量自动罐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衣洗涤定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