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热作易切削模具钢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5275.6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宫友军;叶刚;练明生;韩小军;赵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4 | 分类号: | C22C38/24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72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热作易 切削 模具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作模具钢,特别涉及一种适宜制作高精度热挤压模和钢热锻模的高性能热作模具钢。
背景技术
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生产制造合金热挤压材料,汽车、摩托车的合金热压铸零件,热模锻钢零件等的大规模生产中,都必须使用和消耗大量的专用模具和合金钢材料。同时,随着塑料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塑料制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塑料模具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生产出高精度的塑料制品,必须有高质量的塑料模具钢,为此人们不断研究新的高质量易切削的塑料模具钢,来满足塑料制品精度的要求。目前,这些模具都是选用优质的合金钢材料如4Cr5MoSiV(通常称为“H13钢”)和3Cr2W8V等模具钢制成,它们一般都要通过钢坯锻造、退火、机械加工成型、淬火、回火、精加工、“氮化”表面硬化热处理等工序,然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如建筑铝型材生产中使用的热挤压模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次机挤压2吨左右铝型材后,其模具工作带表面的“氮化”层被磨损掉了,就必须将模具拆下来精修后再次“氮化”处理,才能继续上机使用。一般情况下,铝挤压模具最多重复“氮化”四至五次,累计挤压生产10吨左右铝材,模具型腔壁变薄,使其工作带尺寸发生变化,挤出的铝材厚度变大而超标,这时模具就得报废了,现有技术中一般模具钢切削加工性能较差,难以满足人们对高精度的要求,如此每年要消耗大量的模具及钢材。在钢的热模锻件生产中,目前常用H13钢或3Cr2W8V钢作热锻模具,这种热锻模一般在连续锻造几十个零件后,模具温度就会升高到200-500℃以上,就不能再锻打了,必须拆下来慢慢冷却后才能再行使用。冷却过程中,不能用喷水的方法快速冷却模具,因为冷却得太快太急,很容易使模具产生裂纹而报废。同时,这种热锻模具一般锻造了几百个零件后,型腔内表面产生“龟裂”,若继续使用,这种细小裂纹很快就会变大而不能再用了。虽然龟裂后的型腔可以通过铣深去掉,但铣深使型腔模越来越薄,最后报废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模具钢切削加工性能差,机加工费用高,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在硬度为HRC30-40时,其切削性与硬度为HRC20左右的钢相当)的高性能热作易切削模具钢,从而降低了刀具的消耗和机加工费用,满足人们对高精度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高性能热作易切削模具钢,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33-0.42,Mn0.55-0.75,Si0.80-1.20,Mo 1.20-1.60,V0.80-1.20,Cr4.80-5.50,S、P、Pb、Se、Ca、Te或Bi的一种或多种0.10-0.15,余铁和不可避免杂质。
所述的高性能热作易切削模具钢还含Re,其质量百分比为:0-0.22。
所述的S、P、Pb、Se、Ca、Te或Bi,其化合物呈球粒状。
本发明之所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合金钢中的高含C量生成石墨球化后,具有优异的抗热耐磨性和抗铝液侵蚀性能,特别适宜制作铝材热挤压模和铝合金液热压铸模。(2)合金钢中Si元素可以促使C石墨化,但其配量应适当,过多会降低合金钢的机械性能,一般应控制在1.20%以下。(3)Mn元素可以稳定合金钢中的珠光体组织,能提高合金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如配入过多会增加钢的脆性,一般应控制在0.55-0.75%。(4)Cr元素能改善合金钢的抗热强度,使之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热韧性。(5)Mo元素能增加合金钢的抗热强度和热硬性。(6)V元素可增强合金钢的塑性、热韧性和耐热性。(7)稀土元素能促使石墨体球化,有利于提高合金钢的强度和塑性,降低脆性。(8)合金钢中主要增加了易切削元素,磷、硫在钢中一般都是有害元素,但对于加磷、硫的易切模具钢,通过特种炉外处理工艺改善了硫化物的形貌,抑制了硫化物对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磷、硫化物完全球化成球粒状,既能进一步改善易切钢的切削性能,而且可以改善易切钢的等向性和疲劳强度,使其与常规含磷、硫量的钢的性能相近;主要易切削元素一般还有:铅、硒、钙、碲、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2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