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饰面砖的粘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5433.8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钱红;李国强;张建忠;陆建明;顾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金龙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8 | 分类号: | E04F13/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砖 粘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装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饰面砖的粘贴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属于建筑陶瓷制品范畴的饰面砖的规格由以往的小规格逐渐趋向大规格,这里所说的大规格是指饰面砖的尺寸为大于40×40cm甚至更大的尺寸(厚度通常为1-1.2cm,规格大小与厚度的厚薄大体上成正比),采用大规格的饰面砖具有拼缝少、饰面效果好、善后清洁处理效率相对较高等的优势。正是由于大规格饰面砖的推出,使粘贴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最为常见的粘贴方法为灌浆挂贴法,该法须先用绑扎件如金属丝(通常采用铜丝)对饰面砖作绑扎定位即挂置,然后实施灌浆,使水泥浆料进入到饰面砖背面与墙体之间的缝道中,最终使饰面砖与墙体结合为一体。缺点是施工工艺繁琐、工作效率低、易空鼓、粘贴质量不稳定、施工现象浆液横流、砖缝及砖间接缝污染严重而不利于清理,装饰效果难以保障。业界称上述粘贴为湿法粘贴,鉴于湿法粘贴存在有前述的诸多不足,因此人们希望探索出一种得以弥补这些不足的粘贴方法。本发明在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的、能确保施工现场无浆液或扬尘污染而藉以体现清洁文明施工的、粘贴效果理想并且对善后的砖面清洁处理方便的饰面砖的粘贴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饰面砖的粘贴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先在墙体上间设突出于墙体表面的第一接应件;
B)然后在第一接应件上固联第二接应件;
C)再将饰面砖用胶粘剂粘贴到第二接应件上;
D)尔后对饰面砖之间的接合部位作勾缝处理;
E)最后对饰面砖的表面清洁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墙体为混凝土墙体或砖墙墙体或砌块墙体中的任意一种墙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第一接应件包括钢板和角钢,钢板通过膨胀螺栓或穿墙螺栓与墙体固定,钢板之间的上下间距为≤1.5m,左右间距为小于饰面砖的最大尺寸,角钢焊固在钢板上,与钢板构成垂直。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B)中所述的第二接应件为槽钢,呈纵向间设,各槽钢与第一接应件焊固,并且使槽钢的槽口面对墙体,槽钢的背部面向外。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C)中所述的胶粘剂为饰面砖胶粘剂。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D)中所述的勾缝处理是将与饰面砖相同颜色的水泥浆或嵌缝剂嵌入到饰面砖之间的接合部位的缝隙中。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C)、D)和E)中所述的饰面砖为玻化砖或镜面砖,其规格为>40×40cm。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饰面砖胶粘剂为环氧树脂胶粘剂。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包括A组份和B组份,A、B两种组份相混合时的重量比为1∶1。
本发明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变已有技术中的湿法粘贴为干法粘贴,在作业现场不存有水泥浆料及扬尘污染,从而能确保施工现场环境的清洁卫生;粘贴效率比已有技术提高三倍以上;粘贴效果理想并且善后清洁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发明,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视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
A)先在墙体上设置第一接应件1,用Φ12mm的膨胀螺栓111将形状优选为矩形的15×20×0.8cm的表面镀锌的钢板11固定到混凝土质的墙体5上,各钢板11的上下间距为1m,左、右间距为40cm,并且确保各枚钢板11在纵横向位置上的一致性,即同一横列上的钢板11之间应确保相同的水平位置或称同一横轴线上,而同一纵列上的钢板11之间应保障处于同一纵轴线上,每枚钢板11上焊固优选但不限于的规格为5号(5#)角钢12,所有焊接到钢板11上的角钢12的尺寸应当是一致的,并且角钢12与钢板11保持垂直关系,由此而在墙体5上形成第一接应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金龙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金龙装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腺CT扫描胸腹托垫
- 下一篇:一种气胸放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