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字传感器多秤台静态轨道衡的称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5526.0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芳;沈洋;钱沈俭;赵凤清;杨建伟;庄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6 | 分类号: | G01G19/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字 传感器 多秤台 静态 轨道 称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传感器多秤台静态轨道衡的称重方法,属于电子秤重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石化等行业中,需要使用静态轨道衡对盛装液态物料的处于联挂状态下的每节铁路的罐车进行精确称量。通常,如图1所示,根据罐车的两个转向架最外两个轴之间的距离L1及和相邻罐车的转向架距离L2来确定轨道衡秤台的长度L。当轨道衡秤台的长度L大于罐车两个轴之间的距离L1,并且轨道衡秤台的长度L小于相邻罐车的转向架距离L2,通过一个标准秤即A秤可对每节罐车进行单独秤量,如不能满足上述条件,便不能对每节罐车进行单独称量。
但是,如果在一列罐车中,各罐车两个轴之间的距离L1差异较大,一个标准秤台即A秤就不能满足称重要求。如图2所示,针对标准罐车采用标准秤台,针对超长罐车需采用两个标准秤同时进行称量即A秤和B秤,每个秤分别配置对应的仪表,再通过另一个汇总仪表将各秤台仪表的重量数据进行累加,得到超长罐车的重量。在上述称重系统中,由于两标准秤在功能上完全独立的,故能满足静态轨道衡标准及静态轨道衡检定规程的要求。但该汇总仪表则是一台虚拟的“求和”秤,它不是一台功能相对独立的秤,不具有独立秤所具有的一系列的性能和功能,如:不能单独对“求和”秤进行校正及进行零点、量程调节、角差调节,而且也不能单独控制“求和”秤的误差等。由于“求和”秤称量误差较大,因此它不能满足静态轨道衡标准的要求,也不能完全按照静态轨道衡的检定规程来进行检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字传感器的多秤台静态轨道衡的称重方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秤任意组合所形成的组合秤具有独立称重功能。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数字传感器多秤台静态轨道衡的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
(1)、建立称重系统中各数字传感器的地址编码,并存储在数字处理器内,数字传感器存储各自的地址编码,
(2)、建立称重系统中秤的数量,并存储在数字处理器内,秤的数量包括单元秤数量和将各单元秤任意组合所形成的组合秤数量,
(3)、建立各单元秤和组合秤与数字传感器地址编码的对应关系,并存储在数字处理器内,
(4)、数字处理器采集各数字传感器的重量数据,根据单元秤和组合秤与数字传感器地址编码的对应关系,形成功能独立的各单元秤和组合秤的称重信息,
(5)、数字处理器按指令,对所选择的单元秤和组合秤分别进行重量数据处理,输出秤的称重信息。
本发明称重系统采用数字传感器,利用每个数字传感器具有单独的地址编码,并设定各单元秤和组合秤与数字传感器地址编码的对应关系,尤其还包括将单元秤组合后所形成的具有独立称重功能的组合秤,不仅称量精度不会下降,而且能单独控制组合秤的误差,具有角差调节、自动零跟踪、量程调节等一系列产品标准和规程检定所要求的功能及性能。因此可以应用在多种场合。例如,在一些称重系统中,既需要知道被称重物的整体重量,又需要知道被称重物某些部位的重量,如铁路车辆厂需要知道机车的轮重、轴重、左侧重、右侧重及总重,可通过本发明的称重方法用多个秤台经不同组合,形成多台组合秤。本发明在称重系统中,由于单元秤及仪表可以共用,因此,在方便用户操作及维护的同时,系统的性价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能适用静态轨道衡,而且还可用于动态轨道衡。
附图说明
下面给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常规对标准罐车称量时的示意图。
图2是常规对长罐车称量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逻辑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三个秤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