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除草药肥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5666.8 | 申请日: | 200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廖克祥;吕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克祥;吕昆明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N47/36;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草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除草药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背景
除草药肥的研究,资料记载最早见于1964年《日本东北农业试验场研究报告》,以本谷耕一为代表的研究人员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将除草剂五氯苯酚(PCP)混入肥料作基肥施用,以其达到节省劳力,延续除草效果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使用混入PCP的NH3-N肥后,能防止NO3-的消失,原因是PCP能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代谢作用,使硝化作用受到阻碍,从而得到PCP与肥料混用,不仅可以维持其药效,并有抑制硝化作用和类似追肥效应的结论。美国科研人员在60年代中期发现扑草净能强烈抑制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减少氮的损失,还能增强生物固氮,故能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80年代初美国还曾提出可供混用的除草剂300余种,化肥有5种,其中大多数为液体复合肥料。但是由于研究人员发现除草药肥中药与肥不配套、加工烦琐,稳定性差等原因,在经过一番研究后均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进一步的研究报告也不多见。
80年代前后,我国吉林农业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浙江省农科院和黑龙江农科院等科研部门也相继开展了有关除草药肥的研究。如黑龙江省将2,4-D除草剂与尿素或过磷酸钙混用,发现有明显的增效增产作用,特别是过磷酸钙在提高药效和增产作用最为显著,但未能研制成稳定的产品。浙江、宁夏两省研制的除草尿素,采用包衣法将除草剂包裹在尿素颗粒外表,并发现除草剂对土壤中的氨化细菌生孢尿素八叠球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而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在水稻上作追肥使用,虽已形成产品,但因肥料和除草剂的过分单一,营养不全面,杀草谱窄,导致综合应用效果不理想,难以推广应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正在开发的16%除草型水稻多功能专用追肥实际上就是包裹了除草剂的碳酸氢氨,肥料成分依然单一。吉林农业大学1972-1974研究表明,占肥料7%-15%的五氯酚钠与尿素或碳酸氢氨混用后,能抑制土壤的硝化作用,提高氮肥肥效,这与日本本谷耕一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从1989年开始研制与开发应用的除草药肥——稻麦油系列农作物除草专用肥,突破了现有研究仅限于单质肥料和某种除草剂混合的框子,采用多重复(混)合技术和措施,使产品真正达到了肥田和除草的双重效果。经过10余年的探索,系统研究了肥药混合的互作效应、使用后作物的生物效应、产品的生产工艺、贮存效应、性能指标和配套使用技术。研制成的系列产品已经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复合肥厂、安徽桐城市化工有限公司、湖南沅江市农化有限公司和河南驻马店地区丰望农药厂产业化开发,产品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推广应用。
此外,广西化工研究所、广西光华化工厂研制的“水稻除草复混肥”和广西玉林市施宝灵药肥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一施灵”曾登记了成果,但至今未转入商业化生产。2003年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在水稻初期使用具有施肥、除草两种功效的——0.101%苄·丁药肥颗粒剂(金稻龙),2006年研制成功0.32%苄嘧磺隆·丁草胺药肥颗粒剂(金稻龙2号),并在全国水稻种植范围内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体而言,国内对除草药肥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较少,产品种类不多,生产量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随着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栽培模式由原来单一的移栽方式发展到现在的移栽、抛秧、免耕抛秧和水稻直播等多种模式共存,其中,免耕抛秧和水稻直播因其具有简便、省工、易操作等优点而得以极大的推广应用,成为了水稻的主流栽培模式。水稻直播就是不经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目前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发展迅速,近年推广面积也不断增加。实践证明,水稻直播有以下优点:一是省工、省力、产量高、早熟等特点。但是,由于水稻种子直接撒播于大田中,稻种和杂草种子同时发芽,加上直播稻播种稀,苗间的空间大,光、温、肥、水条件好,也利于杂草生长,如不及时注意防除,往往会造成草害。因此,科学有效地防除草害是直播稻成功于否的关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克祥;吕昆明,未经廖克祥;吕昆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