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及其驱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6024.X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宜;石明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0;H05B37/02;G09F9/33;F21Y101/02;F21Y11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背光 模块 及其 驱动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其驱动方法,并且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背景
传统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具有一固定辉度,因此在显示不同亮度的画面时,背光模块的辉度无法改变,亮度小的画面仍使用同一辉度显示,造成电能的浪费。为了降低电能的浪费,公知技术采多区域动态背光控制,多区域动态背光控制依据画面的色阶分布动态调整背光模块整体的辉度,亦即画面亮度高时,背光模块调变为较大的辉度值,画面亮度低时,背光模块调变为较小的辉度值。
请参照图1,其绘示为传统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的示意图。传统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10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及电源转换器120(Converter)。各发光区域分别由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10产生所需的亮度。为了独立地控制不同发光区域的辉度值,传统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10采用主动矩阵(Active Matrix)控制,且电源转换器120需具有多组通道(Channel)来进行扫瞄控制,以分别输出多组控制信号调整各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辉度值。
举例来说,若传统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10具有144组被排列为9列16行的发光二极管单元110,则电源转换器120至少需具有144组通道(Channel),以分别输出控制信号C(1)至C(144)来调整各发光二极管单元110的辉度值。然而,电源转换器120的通道个数越多,将使得生产成本对应地增加,而降低背光模块的市场竞争力。
不仅如此,当传统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10进行多区域动态背光控制时,人眼将在侧看液晶显示器时感受到严重的影像落差。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图2绘示为正看与侧看的伽码曲线。图3绘示为不进行多区域动态背光控制的灰阶信号、背光亮度百分比及视觉画面的示意图。当人眼正看液晶显示器时,位于液晶显示器正上方,即视角0度,穿透率与灰阶信号的对应关系如伽码曲线30所示,而当人眼以60度视角侧看液晶显示器时,穿透率与灰阶信号的对应关系如伽码曲线40所示。
若传统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10不进行多区域动态背光控制时,发光区域310与发光区域320的背光亮度百分比皆为100%。换言之,发光区域310与发光区域320处于全亮状态。发光区域310搭配灰阶信号255及128,人眼将感受到分别对应至灰阶255及128的视觉画面。而发光区域320搭配灰阶信号128,人眼将感受到对应至灰阶128的视觉画面。
请参照图4,其绘示为进行多区域动态背光控制后的灰阶信号、背光亮度百分比及正看视觉画面的示意图。由于进行多区域动态背光控制时,一般为了节省传统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10的电力消耗,将发光区域320的背光亮度百分比降至20%,再将原灰阶信号128改变为灰阶信号255,使得人眼正看液晶显示器时,依旧感受到对应至灰阶128的视觉画面。这样一来,达到省电又不影响正看时的视觉。
请参照图5,其绘示为进行多区域动态背光控制后的灰阶信号、背光亮度百分比及以60度视角侧看视觉画面的示意图。然而,由于正看的伽码曲线30与侧看的伽码曲线40不同,因此,当背光亮度百分比为20%的发光区域320搭配灰阶信号255,却将使得人眼侧看液晶显示器时,感受到对应至仅有灰阶45的视觉画面。
进一步来说,当人眼正看液晶显示器时,感受到发光区域310及320皆为灰阶128的视觉画面。而当人眼于60度侧看液晶显示器时,却感受到发光区域310及320分别为灰阶128及灰阶45的视觉画面。由于这样的极大差异,造成原本同一灰阶的画面数据却因跨越不同亮度的背光区域而有极大差异的视觉表现。
由此可知,当传统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10进行多区域动态背光控制后,人眼于某一视角下侧看液晶显示器的视觉画面与正看液晶显示器的视觉画面不同,而造成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不良这一类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及其驱动方法。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中的各列发光二极管单元经由阵列定址(Matrix Addressing)的方式循序地被致能,并依序接收对应的列数据。这样,不仅能降低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的生产成本,更能改善多区域动态背光控制后,侧看液晶显示器时所造成的严重影像落差。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包括发光阵列、M条列信号线、N条行信号线、列驱动器及行驱动器。发光阵列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且发光二极管单元被配置为M列N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60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蛋白牛奶
- 下一篇:一种硫硅镁钾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