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裹环轨式履带行走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6559.7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有贤 |
主分类号: | B62D55/08 | 分类号: | B62D5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6500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裹环轨式 履带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履带行走的机车,具体涉及一种全新的外裹环轨式履带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履带行走机构主要有两种:有支重轮的履带行走机构和无支重轮的滑行机构,这两种机构均有底盘装置。这样,现有的履带行走机构占去很大空间,结构也很复杂;支重轮机构复杂易损,稳定性、可靠性受到限制;无支重轮的滑行装置,稳定性、可靠性虽有提高,但机体笨重,摩擦损耗过大,机动性受到限制。另外在速度、防护、调动等方面均显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结构简洁、性能优越、调控精确、用途广泛的外裹环轨式履带行走机构。
发明内容
一种外裹环轨式履带行走机构主要由外裹式环轨1、档承板轨6、滚子履带2、张紧式链轮装置3组成。外裹式环轨1截面长方形,宽度等于链轮7厚度,环绕机体外围对称铺设,并与机壳5刚性连接,其弯曲半径不小于链轮7半径,在机体4后部留有缺口与张紧式链轮装置3配合。挡承板轨6与外裹式环轨1平行环绕机体4外围,上方的挡轨部和机壳5刚性连接与外裹式环轨1的间隔允许环节板10上部通过,下方J型承轨部承接外裹橡塑套的承托轴承14,并且J型承轨部的底部设置弹性的挡承封护16,与履板封护17配合。滚子履带2由履节26、滚子9、滚子轴承12、环节轴承13、承托轴承14、销轴15、挡圈28、履板封护17、履板触地层19组成。履节26由履板18和垂于履板18的两环节板10组成,两环节板10间隔稍宽于链轮7厚度,环节板10两旁为凸环11,凸环11首部呈弧状外凹尾部呈弧状内凹且首尾配合,凸环11的轴孔27内接环节轴承13,环节板10的上部超过滚子9的部分稍低于外裹式环轨1的高度。销轴15与两环节板10间滚子9的内接滚子轴承12套接,又套接环节轴承13将前后履节26的环节板10首尾相连构成滚子履带2;销轴15被两环节板10外侧的挡圈28锁定,两端头套接承托轴承14。由两环节板10挡定的滚子9与外裹式环轨1的滚动配合和外裹橡塑套的承托轴承14与挡承板轨6J型承轨部的滚动配合,是滚子履带2运行的主要特征。
张紧式链轮装置3包括张紧装置3′、链轮7、瓦架20、箱体24、花键轴21、双面离合子22、输出盘23、锁合盘25。瓦架20与箱体24同底板刚性连接,箱体24两侧的输出盘23与花键轴21同轴线吻接。花键轴21配合瓦架20固接链轮7花键部分套接双面离合子22,内侧瓦架20的端面设置锁合盘25。双面离合子22有三个位置:中位,与输出盘23锁合盘25都处于分离;动位,只与输出盘23结合传递动力;锁位,只与锁合盘25结合使链轮7锁定于瓦架20。张紧装置3′连接机壳5和张紧式链轮装置3的底板,使链轮7平面与外裹式环轨1平面保持同平面的伸缩或转角。链轮7套于滚子履带2的两环节板10间与滚子9吻接实现动力输出。链轮7的两外侧设置后部封护8与履板封护17弹性配合,并与挡承板轨6端头吻接随张紧装置3′的伸缩进行伸缩性封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裹环轨式履带行走机构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滚子履带与链轮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裹式环轨、挡承板轨与滚子履带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张紧式链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外裹式环轨 2、滚子履带 3、张紧式链轮装置4、机体 5、机壳 6、挡承板轨 7、链轮 8、后部封护 9、滚子 10、环节板 11、凸环 12、滚子轴承 13、环节轴承 14、承托轴承 15、销轴 16、挡承封护 17、履板封护 18、履板 19、履板触地层 20、瓦架 21、花键轴 22、双面离合子 23、输出盘 24、箱体 25、锁合盘 26、履节 27、轴孔 28、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分段描述。
1、外裹式环轨1
如图1、图3、图4所示,外裹式环轨1截面为长方形,宽度为链轮7厚度,环绕机体4的外围对称铺设,并与机壳5刚性连接,其弯曲半径不小于链轮7的半径,在机体4的后部留有缺口,与张紧式链轮装置3配合。特别由图1可知,该结构以机壳5取代了现有履带行走机构的支重轮装置或滑行装置以及底盘装置,大大节省了机占空间。
2、挡承板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有贤,未经张有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6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