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管螺纹内螺纹中径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7214.3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6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韩占龙;赵耕;时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万目仪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G01B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螺纹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以采用机械测量方法为特征的计量仪器,具体涉及一种测量石油管螺纹内螺纹中径的测量仪器。
背景技术
石油专用管材是石油行业的重要物资,目前国内石油专用管材的质量情况大致是:在所打的油井中有3%~5%由于管子质量不好等原因造成报废,其中80%左右的管材损坏都发生在螺纹连接处。这基本上是由于石油管接头的螺纹加工质量差,螺纹的各单项参数没有达到技术要求,导致管子连接强度及密封性不好,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要减少此类问题出现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石油管螺纹的质量,保证管螺纹各项参数达到国际标准。
然而,目前石油管螺纹的检测方法是用标准的螺纹环规或螺纹塞规,以紧密距的尺寸来判断其是否合格。这种检测是一种所谓的综合检测方法,比较原始、笨拙,更主要的是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1.使用螺纹环规或塞规,只能检测出管螺纹紧密距这样一个综合参数,不能对管螺纹的各单项参数进行检测,无法对管螺纹各单项参数做出准确判断,对于加工有无偏差和偏差值是多少不能量化地反映出来,也就无法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管螺纹的加工精度和提高管螺纹质量。
2.容易将某一项甚至两项单项参数不合格的管螺纹仅通过综合参数评判误判为合格产品,使螺纹加工质量失控,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3.标准螺纹环规和塞规制造难度大、造价高,一旦磨损,无法修复,只有报废。而且其规格繁多,不同牙形和管径的套管、油管、输送管、钻杆等管螺纹均要有一一对应的螺纹环规、塞规。作为检具采购、运输、保管都相当麻烦。
4.体积大,重量大,对大管径检测时还需要航吊协助才能完成,使用不方便,有时上扣时稍有不慎就会拉伤被检螺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油管螺纹内螺纹中径测量仪,它能准确地测量出石油管螺纹内螺纹的中径与标准中径的偏差,从而判断石油管螺纹内螺纹的中径是否合格。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石油管螺纹内螺纹中径测量仪,它是由左右导轨块、两根导轨臂、左右测量臂、测量头部件和一个指示表组成;所述的导轨块上有两个间隔开、相互平行的、与所述导轨臂断面形状相对应的水平通孔和一个上下方向、与所述测量臂的截面形状相对应的斜孔,两根导轨臂分别插接在所述左右导轨块的两个水平通孔中,导轨块可在导轨臂上滑动;左右测量臂分别插接在所述左右导轨块上的斜孔中,它们处于同一个平面,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喇叭形,喇叭形的开口朝向导轨块方向;两根导轨臂与左右测量臂各自所形成的平面相互垂直;右测量臂是一个空心管,管体内有一个等臂杠杆作为摆杆,该摆杆的下端伸出管体;指示表的测量杆端头通过表座与所述摆杆的上端头垂直搭接;在左测量臂的下端外侧和右测量臂摆杆的下端外侧背向的两个面上各自旋接了一个测量头部件;在所述的导轨块底面固定了一个与两个导轨臂所形成的平面相平行的底板。
测量时,首先拉动左右测量臂,用样板调整测量头的上端面与相对应的底板之间的竖直间距到标准值,锁紧左右两个测量臂;再拉动左右两个导轨块,用样板调整左右测量头到样板标准值的间距,锁紧两个导轨块,将指示表调零。然后将两个测量头置于被测内螺纹牙顶上,底板紧贴螺纹管端面,测量仪整体旋转一周,指示表指示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就是被测内螺纹的中径与标准中径的偏差。
由于本发明石油管螺纹内螺纹中径测量仪右测量臂上的测量头通过摆杆接触着指示表,被测石油管螺纹内螺纹的中径与标准中径的偏差值就能在指示表上直接读取,由此数值不仅可以准确判断该内螺纹的中径合格与否,而且还能根据此值及时地调整加工设备。这种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而且测量便捷、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对大小管径的内螺纹中径都能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测量头部件的俯视放大图。
图中:1.导轨块,2.导轨臂,3.底板,4.左测量臂,5.测头架,6.测量头,7.测头座,8.螺母,9.测头销,10摆杆,11.限位套,12.右测量臂,13.摆杆销,14.指示表,15.表座,16.顶丝,17.锁紧螺钉,18.防转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万目仪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汉中万目仪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7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现场测量铝电解质单位极距压降的方法
- 下一篇:家电原子供电系统